-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由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所作。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2.孔子提出三达德说:仁智勇
3.孟子提出四德说:仁义礼智。
4.孟子的五伦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5.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6.东汉章帝时期的官方文献《白虎通》认为,人伦关系的核心是三纲六纪。
7.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
8.《白虎通》:公元79年,东汉章帝召集诸儒于洛阳北宫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研讨结论遂编而成。《白虎通》作为东汉王朝的官方文件,在内容上把董仲舒以来的伦理道德思想官方化、定型化和神学化。
9.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1. 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2.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3. 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
4. 崇尚礼义的良好风尚;5. 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
10.《周易》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1.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说大致有五种观点:天人一德说(《易传》、孔子);天人一类说(《春秋繁露》);天人一性说(《中庸》、《孟子》);天人一体说(老子、庄子);天人一道说(《二程集》)。
12.中国传统道德的心理弱点:1. 因循守旧、不求变革的心理;2. 坐井观天、唯我独尊的心理;3. 安贫固穷、知足常乐的心理;4. 狭隘保守、固步自封的心理;5. 平均主义、嫉贤妒能的心理;6. 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心理。
13.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代表,而荀子是性恶论的主要代表。
14.主张“人性有善有恶”的主要思想家:世子、董仲舒、王充。
15.主张“人性无善无恶“论的主要代表:告子、王安石、王阳明、龚自珍。
16.主张“人性超善恶论”的主要思想家:道家的老子、庄子。
17.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
18.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论述也较完整的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9.春秋时期晋国范宣子与鲁国叔孙豹的对话: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20.叔孙豹完整地述说了人生的价值:立德、立功、立言。
21.儒家具体规定了理想人格:“圣人”“君子”。实现的途径:“内圣外王”。
22.“孝”的观念产生及其演变:
从“追孝”“享孝”到“父慈子孝”;从“孝养”到“孝敬”;再到“孝感”“孝义”;最后走向极端“愚孝”。
23.“忠”的观念产生及其演变:
最初是忠国高于忠君。《左传》提出“君明臣忠,上让下竞”说明春秋时绝对“忠君”的观念尚未普遍化。
24.《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成书于秦汉之际。现流行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全书共分18章。《孝经》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是诸德之本;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并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孝经》是把孝德观念系统化、理论化,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向人们灌输孝道的经典。
25.爱有差等:《孟子?尽心上》,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有差等的仁爱观:一是,在仁爱的内容上,仁爱=亲亲﹢仁民﹢爱物;二是,在仁爱的层次上,仁爱=亲亲→仁民→爱物。
26.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提出“博爱之谓仁”。他明确指出,“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他的“博爱”必须以“亲亲而尊尊”为原则,不能越出宗法等级制的名教体系。
27.北宋张载在《西铭》一文中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仁爱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8.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并全面完整地论述的是《中庸》,有语:“至诚无息”。
29.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信”作了详尽的论述:“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30.“以义为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
31.“以利为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韩非等。
32.“绝利弃义”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33.“义利并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墨子、荀子、王充、王夫之、颜元等。
34.中国传统道德生态观是建立在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的。
35.生态管理的道德要求:尊君民本。
36.道德修养的方法:立志、存养、克治、践履。
37.道德修养的境界:君子境界、圣贤境界、慎独境界。
38.传统道德的修养要旨:“学”、 “思”、 “行”。
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4.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2025年秋《农业推广》形成性考核1-3答案.docx
- 第七章_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ppt
- 会计学课程设计报告会计学课程设计报告.doc VIP
- 6投资领域统计工作业务竞赛试题库.doc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共识解读(2024版)PPT课件.pptx VIP
- GW-19CP.0011金风GWH 171-5.3 V11R01C100 机组产品说明书.pdf VIP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数星星的孩子》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计算能力训练六 .docx VIP
- ocean培训petrel re快速入门工作流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