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经验与中国现代都诗-上海师范大学学报.PDF

留学经验与中国现代都诗-上海师范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 0 0 8 年 5 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y , 2 0 0 8 第 3 7卷 第 3期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 al Un iversity ( Ph ilo sop 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3 7 , No. 3 (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 2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8634 2008 030 103 07 留学经验与中国现代都市诗 ———以孙大雨为中心 李  丹 (上海师范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上海 200234)   摘  要 :  中国现代早期都市诗皆出自留学生在异域大都会的经验 。《纽约城 》、《自己的 写照 》以纽约的都市景象为题 ,前者短小 ,节奏明快 ,后者繁复 ,格律严整 ,既是孙大雨的名作 , 也是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名篇 。与其前的西方现代主义都市诗及此后生成于中国的都市诗相 比,留学生的都市诗属于前现代主义之作 ,这和他们处身异域都市却不属于那里的特点有关 。   关键词 :  都市诗 ;孙大雨 ;纽约 ;异域性   中国现代都市诗出现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且现 典型性 。 代化程度不高的社会时期 ,这一文学现象缘起于 赴洋留学生的域外都市经验 ; 与古代歌颂都市封 一 建皇权以及赞美都市繁荣生机的诗赋不同 ,其所 承载的文化意象 ,更多地倾向工业化 、民主化 ,在 孙大雨 1928年入耶鲁大学深造 ,处身纽约 , “今天的都市象征不再是工业革命时代的工厂和 难免遭受资本主义都市文明的震撼 ,这是初来乍 烟囱 ”的信息时代 , “客观地描述这种文化的生 到的留学生共有的感受 , 闻一多就曾在家信中慨 [ 1 ] 成 、发展和巨大影响 ” 是必要的。留学生的都 叹 : “纽约之繁华为人梦想所不及者 ,在天空者有 市诗因所处地域不同出现差别 ,但对异域都市的 高架电车 ,架铁为桥 ,高出屋顶 ,车行其上 ,可通全 感受 ———出自内心的真实 ———不无相似之处 ,如 城 ,在地面上者有电车 ,有汽车 ,络绎不绝 ,夜以继 五四时期郭沫若作于 日本的 《笔立山头展望 》, 日。在地心者有地底 电车 , 于街道之下 ,河流之 1920 年代中期王独清写于法国的 《Seine 河边之 下 ,穿土为隧道 ,行电车其中 ,五分钱可遍行全城 。 冬夜 》, 1930 年代初艾青回国后所作的 《巴黎 》、 围城有火车 ,河上有轮船 。交通如此之多 ,而行人 《马赛 》等 。孙大雨负笈美国之前即作为 “清华四 之拥挤犹数百倍蓰于上海 。来此半月矣 , 尚未见 子 ”之一 ,对新诗音节有独到的探索 ,并有一定的 一层之房屋 ,十层楼者常事耳 。最热闹处 ,夜间缀 创作实绩 , [ 2 ] 赴美后又专治英国文学 , 就新诗而 电灯为招牌 , 瞬息万变 ,异彩夺 目,真所谓 ‘不夜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