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的方针: 2、1982年,中共确立与民主党派的方针: 3、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时间、法) 4、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时间、文件) 5、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时间)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的九二共识是什么? 6、新时期的外交目标: 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间、省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间、中心环节) 8、1985年开辟的沿海经济开放区: 9、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时间、会议) 10、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 【知识定位】政治:1、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发展完善2、祖国统一大业3、新时期的外交经济:1、经济体制改革2、对外开放思想文化:1、邓小平理论2、载人航天3、义务教育法 * * 【基础梳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 状态。 1978年12月,中共 在北京召开。 2、内容 (1)思想上:全会重新确立了 、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上:抛弃“以 为纲”的方针,确定党和国家要以 为中心。 3、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 道路的起点。 * *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 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平均主义的弊端。 背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影响下,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开始 1978年, 、 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内容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3)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分配:实行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推广 中央向全国推广,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农村基层单位 。 意义 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 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 【要点突破】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特点有哪些? 1. 内容 (1)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开始的,已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2. 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旧制度最薄弱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 【例题1】 (2014·江苏卷)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 A. 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 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 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 调整 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 结果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 【总结提升】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调整 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 结果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 【总结提升】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调整 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 结果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红书种草训练营课件.pdf VIP
- 西药二2017-孟定4月.docx VIP
- 西药综合:6月月考.docx VIP
- 干细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进展与展望.pdf VIP
- 2025乡关于“十五五”时期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建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培训-公务礼仪培训.pdf VIP
- 2025年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文化管理方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服装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案.docx VIP
- 西药综合:4月月考.docx VIP
- 2.3+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教学课件)地理中图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