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职工专业知识测试中学语文学科试卷.docVIP

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职工专业知识测试中学语文学科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题及答案解析 PAGE 1 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职工专业知识测试中学语文学科试卷 (2013年5月) 中学语文学科试卷 考生须知: 本试卷分试卷和答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报考单位、报考岗位和座位号。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上交试卷和答卷。 一、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春日田园杂兴 连文风①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②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吃糖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注:①连文凤,宋赠出仕,宋亡,流徙江湖,与遗民故老结交。②药:芍药。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春日田园”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 2.诗歌第二句点出“自逍遥”,诗人逍遥在何处?除“逍遥”之外诗歌还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4分)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8题。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与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回,使尔多财, 吾为尔宰 宰:总管 B.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 徒:弟子,徒弟 C.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介绍,推荐 D.从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去今之目而葬焉 B.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下列不能表明苏轼“快乐观”的一项是(3分) A.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B.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C.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D.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组恃矣。 6.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公富贵,但遭人怀疑诽谤,孔子困厄,但师徒怡然自得。因此苏轼认为,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 B.苏轼认为,追求富贵不如空守贫贱,能成为大贤的学生,那是很快乐的诗情。如果能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那就更快乐了。 C.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D.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这这在心中畅谈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表达了希望得到进一步培养的愿望。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4分) (2)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组恃矣。(4分)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