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2咳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缓解期多无异常。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喘息型慢支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2.痰液检查 痰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破坏的柱状上皮细胞。痰涂片G染色可见G-或G+菌。痰液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喘息型慢支患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3.X线检查 早期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者有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条索状或网状、斑点状阴影。继发感染时,肺纹理间隙不清,肺纹理粗乱、扭曲,管壁增厚,以双肺下野较显著。 4.肺功能检查 早期可无异常。典型的肺功能改变示通气功能障碍。 五、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和症状。临床上根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者,并排除可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心肺疾病后,可做出诊断。 六、鉴别诊断 (1)肺结核 (2)支气管哮喘 (3)支气管扩张 (4) 肺癌 七、治疗 慢支的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控制感染、祛痰镇咳、综合处理。 1.去除病因 去除慢支的病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可以达到改善病情或根治的目的。 六、治疗 2.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以控制感染、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 (1) 控制感染 积极细菌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及时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无药敏试验结果时常经验性用药。临床上常首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病情严重时静脉给药。常用的有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CO)、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罗红霉素等口服。严重感染时,可静脉滴注给药,宜选用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使用前应作相应药物的过敏试验。抗菌治疗疗程常7~10d,有时需要联合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七、治疗 (2)祛痰镇咳 祛痰在先,镇咳在后;积极促进痰液排出,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缓解喘息。常用的药物有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每日3次;盐酸氨溴索口服或注射,30mg,每日3次;或a-糜蛋白酶制成0.05%溶液雾化吸入,每日3~4次。止咳药如咳必清、可待因等,原则上应在痰少或干咳无痰时使用,或剧咳时临时服用。 七、治疗 (3)解痉平喘 喘息型慢支患者或并发肺气肿者,可使用氨茶碱0.1~0.2 g,每日3次口服,硫酸特布他林2.5 mg,每日2~3次口服,有支气管痉挛者常首选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2~4 mg口服或雾化剂吸入治疗,每日2~3次。 七、治疗 3.缓解期的治疗 此期患者症状缓解,应以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慢性支气管炎如无并发症,大部分患者病情可控制,预后良好,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但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最终可发展成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预后不良。 七、治疗 4. 对症治疗 急性期要注意营养、休息及保暖。进食含热量高、易消化食物。缓解期的治疗以预防感染,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复发,提高免疫力为主。 (董新华) 八、预后 慢性支气管炎如无并发症,大部分患者病情可控制,预后良好,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但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最终可发展成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预后不良。 ?????????????????????????????????????????????????????????????????????????????????????????? * * ?????????????????????????????????????????????????????????????????????????????????????????? * * 内科学 全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七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章 精神疾病 目录 主 编 刘柏炎 岳淑英 副主编 蒲永莉 李庆兰 董新华 陈红莲 编 者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雷(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包 宁(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刘柏炎(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杨传刚(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李庆兰(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张洁羽(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陈红莲(漯河医学高等专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