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拉现象对美国文学学术的批判与启示-Core.PDF

奥普拉现象对美国文学学术的批判与启示-Cor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研究 “奥普拉现象 ”对美国文学 学术的批判与启示 周 郁 蓓 内容提要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 ”自 1996年成立以来 , 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文学阅读热潮 。 脱口秀节 目主持人奥普拉利用其主持的节 目对推荐作品进行专题讨论 , 用充满道德内涵的反文 学学术和反意识形态的煽情性文学言说方式 , 激励观众和读者的人生信念 。奥普拉的成功 , 反 衬出美国文学学术研究存在的学术与大众疏离 、政治与道德割裂 、理性与感性分离等问题 , 从 正面和反面为美国文学学术的改良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奥普拉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 ” 美国文学学术   在电视 、网络等电子娱乐形式一统大众 普拉对文学学术权威的颠覆和文学学术权威 文化消费市场的 20 世纪末 , 一场文学阅读 在大众文化领域内的缺失或消解 。作为当代 热潮在开电子娱乐先河的美国盛行一时 。而 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 , 奥普拉对大众文学阅 这场热潮的始作俑者既不是以文学为业的学 读时尚的引领 , 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 者 , 也不是以利益为指针的出版业 , 而是与 中完成了一种典型的商业市场功能 , 成就了 美国文学原无多少瓜葛 、被誉为电视领域最 出版业文学发行的利润梦想 , 同时 , 也履行 成功女性 、有脱 口秀 “女神 ”之称的节 目 了一种社会使命和责任 , 填补了因文学学术 主持人奥普拉 ·温芙瑞 (Op rah W infrey) 。 的大众服务功能不断弱化而留下的空间。奥 奥普拉所主持的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 ”, 依 普拉的成功是由其商业智慧、品牌形象、迎 靠其个人 “品牌 ”的魅力和电视这一大众 合大众的导读方式和社会使命感共 同创造 传播媒介 , 使文学阅读成为广大电视观众的 的 , 但也不妨说是被用高度规则化的学术语 新时尚, 它在给出版界带来巨额利润 、给奥 言和思辨方式言说文学的美国文学学术所成 普拉品牌增色添彩的同时 , 也将触角伸到了 就 。当代美国文学学术研究的缺陷与弊病在 文学领域之中。一枚至少值 50 万册销售量 与奥普拉现象的比照中暴露无遗 , 在这个意 的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 ”印章 , ①象征着奥 义上 , 后者构成了对前者的批判和启示 。 ·12 1 · 外国文学评论  No. 1, 2007 以文学为凝聚力的读者群体 。同时 , 以商业 利益为 目的的读书俱乐部 , 成为电视节 目追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 ”效应 随的时尚。“今天 ”、“早安美国 ”、“里吉斯 与凯莉脱口秀 ”等节 目都相继添加了以读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 ”以现代传媒为手 书俱乐部为名的文学讨论内容 ; 不少大众杂 段 、以文化产业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为依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