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是指由个体表现出来的独特并相对稳定的行为、思想及情感模式。其基本特征有: (1) 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先天及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个体之间具有其自身独特不同的鲜明特点。 (2) 稳定性。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个体的人格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偶然发生的心理或行为活动不能称之为人格。 (3) 统合性。一个个体的人格总的来说应该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4) 功能性。 人格形成的原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不仅具有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而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1949年西蒙所著《亲子关系动力论》一书的结论是——“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这是对于人格的家庭成因,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和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及其差异所构成的影响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结论。 (四)早期童年经验 母爱丧失”的儿童(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敌对、攻击、破坏等人格特点,这些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有关双生子的研究 艾森克曾有研究表明在同一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生子,其外倾性的相关系数为0.61,而分开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双生子,其外倾性的相关系数为0.42;异卵双生子的外倾性的相关系数为-0.17。在神经质方面也发现同样情况,在相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生子其相关系数为0.53,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生子其相关系数为0.38;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0.11。 弗洛德鲁斯等人于1980年对瑞典的12000名双生子做人格问卷的施测,结果表明同卵双生子在外向和神经质上的相关系数是0.50,而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只有0.21和0.23。这说明同卵双生子在外向和神经质上的相似性要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在这两项人格特征上具有较强的遗传性。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研究 米德等人曾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居住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民族也反映出了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 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 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吉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 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这个社会的主体每日操作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家庭教养方式的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支配,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 国内价值观的研究 马剑宏(1998)在中国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主要由三个基本的因素构成:工作行为评价因素,组织集体观念因素和个人要求因素。 宁维卫以Super(1991)的理论为基础,五因子的工作价值观结构: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和经济价值。 凌文轻与其同事(1999)对大学生工作价值观,抽出了声望地位、保健、发展三个主成分因素。 阴国恩等(2000)对663名大学生进行工作价值观调查,工作价值观的内容为充分发挥能力、收入、创造性、地位和名声、稳定性和将来的保障、自主、成长为领导者、同他人合作、冒险、帮助他人等10个方面。 * * * * * * * * * * * * * * * * * * * 罗克齐价值观分类(RVS)(续) E X H I B I T 4-3 (cont’d) Source: M. Rokeach, The 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高清原版).pdf VIP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人工智能与创新学习尔雅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甘肃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15-2020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VIP
- 一种电解液取样器.pdf VIP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2)基本表式总表.pdf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