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三级摩擦因数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砂岩颗粒胶结-应用数学和力学.PDF

裂缝三级摩擦因数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砂岩颗粒胶结-应用数学和力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摇 , 34 2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摇 摇 2013年2月15 日出版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Vol.34,No.2,Feb.15,2013 文章编号:1000鄄0887(2013)02鄄0209鄄08 訫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会,ISSN 1000鄄0887 裂裂缝三级摩擦因数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砂岩(颗粒胶结体)为例)* 1 1 1 2 关成尧 漆家福 邱楠生 赵国春 ,摇 ,摇 ,摇 , 3 1 4 李春雷 杨摇 桥 白相东 ,摇 ,摇 (1.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北京 102249;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北京 100083; 4.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065201) 摘要:摇 讨论摩擦面的摩擦因数模型.认为砂岩的摩擦因数分为砂粒球面摩擦因数、微裂纹平面摩 擦因数、凸凹构成的裂缝摩擦因数3个层次,分别代表3类不同的成因,3个层次的耦合是真实岩 石摩擦因数的决定因素.岩石摩擦因数是在砂粒球面材料摩擦因数基础上,经过后两种形式的放 大而形成岩石的宏观摩擦因数.裂纹表面凸起的平均角度或者分形维数是影响岩石摩擦因数分异 的最大影响因素,而颗粒排布模式导致的分异相对小得多.颗粒接触的静摩擦因数大于动摩擦因 数的成因与颗粒的平均接触角度有关. 关摇 键摇 词:摇 砂岩;摇 砂粒;摇 摩擦因数;摇 层次;摇 凸起系;摇 放大作用 中图分类号:摇 O346.5摇 摇 摇 文献标志码:摇 A DOI:10.3879/ j.issn.1000鄄0887.2013.02.011 引摇 摇 言 岩石的摩擦因数是基本岩石力学性质参数之一,是地震工程、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工程、地 质断层发展、岩石圈运动等领域的重要参数. 砂岩是颗粒堆积体胶结的产物,砂粒作为河流搬运碰撞沉积的产物,其表面已经相对较为 光滑.根据一些研究成果,其真摩擦角往往只有5毅,如石英、长石、方解石在空气干燥的真摩擦 [1] 角分别是7.4毅,6.8毅,8毅 ,相当于摩擦因数0.1~0.14之间,而大多数岩石的最小摩擦因数为 [2] 0.6,一些粗糙岩石面也经常达到1.0 ~2.0,并且出现了4.7 的摩擦因数 .是什么导致砂粒 表面的摩擦因数和岩石的摩擦因数相差如此之大呢? 摩擦因数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试图解决 这个问题. 1摇 裂纹面摩擦因数模型 摩擦因数定义为tan鬃,tan鬃只由假定斜面的角度决定,和斜面摩擦因数无关,鬃和图1中 * 收稿日期:摇 2012鄄11鄄10;修订日期:摇 2013鄄01鄄06 基金项目:摇 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南砂海域主要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 (2011ZX05025鄄005) 作者简介:摇 关成尧(1976—),男,黑龙江绥化人,博士生(通讯作者.E鄄mail:gcywww@126.com). 209 210 关成尧摇 摇 漆家福摇 摇 邱楠生摇 摇 赵国春摇 摇 李春雷摇 摇 杨摇 桥摇 摇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