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泻下药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泻下药教案

功能 主治病证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 峻下逐水 利尿 大多为苦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 能引起剧烈腹泻,体内潴留的水液随大便排出 峻下逐水药使用注意: ⑴药性峻猛 ⑷注意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⑵中病则止,不可久服。 ⑶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损伤正气 维护正气 甘遂 一、药用来源: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 块根 (熟悉) 二、性味归经、功效、应用 : 功效 主治病证 甘遂有毒,痰水皆逐,水臌癫痫,虚者莫服。 歌括: 甘遂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证 风痰癫痫 疮痈肿毒 (善行经隧之水湿) (研末水调外敷) 三、用法用量: 四、使用注意: 甘遂 入丸散服。每次0.5-1g 外用适量,生用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反甘草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大戟 一、药用来源: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的 根 别名: (了解) 京大戟、红大戟 泻下逐水力强 消肿散结力胜 二、性味归经、功效 : 功效 主治病证 大戟苦辛,泻水逐饮,瘰疬痰核,痈毒可寻。 歌括: 大戟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证 疮痈肿毒,瘰疬痰核等 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芫花 一、药用来源: 为瑞香科落叶灌木植物芫花的 花蕾 别名:老鼠花、头痛花、毒鱼 (了解) 二、性味归经、功效 : 功效 主治病证 芫花苦温,逐水之品,兼可杀虫,祛痰逐饮。 歌括: 芫花 泻水逐饮 胸胁停饮,水肿,臌胀等证 辛、苦,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 头疮,白秃,顽癣 芫花 三、用法用量: 煎服,1.5~3g;入散剂服,每次0.6g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外用适量,生用 四、使用注意: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反甘草 甘遂 大戟 芫花 共同点: ⑥反甘草 ①药性和归经: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②功效和适应症: ④用法:可内服外用 泻水逐饮,适用于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 ③炮制:内服需醋制 ⑤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不同点: 甘遂 大戟 芫花 ①性味:甘遂苦、甘,寒;大戟苦、辛,寒;芫花辛、苦,温 ②功效、适应症 甘遂、大戟 能消肿散结,用治痈肿疮毒;甘遂还治风痰癫痫; 芫花能祛痰止咳,杀虫疗疮,用治痰多咳嗽、头疮、白秃、顽癣 ③用法: 内服,甘遂宜入丸散;大戟、芫花既可入汤煎服,又可入丸散 ④用量: 甘遂入丸散,0.5~1克;大戟、芫花煎服,1.5 ~3克;大戟入丸散,每次1克;芫花入丸散,每次0.6克 商 陆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利水 消肿散结 水肿,膨胀 疮痈肿毒 煎服,5-10g;外用适量 孕妇忌用 牵牛子 一、药用来源: 为旋花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 成熟种子 别名: (了解) 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 二、性味归经、功效 : 功效 主治病证 牵牛子寒,利尿通便,杀虫消积,降气逐痰。 歌括: 牵牛子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 水肿,膨胀 逐水 去积 杀虫 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秘结 虫积腹痛 痰饮喘咳 三、用法用量: 四、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牵牛子 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5-3g 本品炒用药性减缓 不宜与巴豆同用 巴豆 一、药用来源: 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的 成熟种子 别名: (熟悉) 巴菽、刚子、江子 二、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 : 功效 主治病证 巴豆开闭,专治冷积,逐水祛痰,腹水喉痹。 歌括: 巴豆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 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蚀疮 寒积便秘急症 腹水膨胀 寒实结胸及喉痹痰阻 痈肿成脓未溃及疥癣恶疮 三、用法用量: 巴豆 入丸散服,每次0.1~0.3g 内服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 外用适量 服巴豆时,不宜服热粥、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 服后如泻下不止,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可以缓解 四、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巴豆畏牵牛 千金子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泻下逐水 破血消癥 水肿,膨胀 癥瘕,经闭 内服制霜入丸散,0.5-1g;外用适量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中药学 高学敏主编 铜仁学院生化系 11级制药工程专业 第7章 泻下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 2.掌握药物2(大黄、芒硝)味,熟悉药物6(火麻仁、郁李仁、巴豆、甘遂、牵牛子、京大戟)味,了解药物6(番泻叶、芦荟、松子仁、芫花、千金子、商陆)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攻下、峻下药大多作用峻猛,或有毒性,要求掌握用法(含炮制)、剂量及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 概 述 能引起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