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微案 特色透练11 .docVIP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微案 特色透练11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色透练11 古代诗歌鉴赏 一、(2018·郑州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汴河亭① 许浑②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③。 [注] 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今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②许浑,晚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③迷楼,隋炀帝所筑;景阳楼,南陈后主所筑。 Ⅰ 检验读懂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全诗运用借古讽今和铺陈夸张的手法。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尾联揭示其亡国命运,从而抒发了作者的深沉感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颔联写杨广离宫时的景象。诗人先正面写皇帝之志得意满,又从随行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 答案 × 解析 诗人没有正面写皇帝如何自得意满。 2.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其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句中“广陵花盛”四字交代了隋炀帝东游的原因,不著一字褒贬,但已见讽刺之意。 B.诗歌颔联写骁勇的禁兵离京护驾,众多宫女登船随行,虽没有直接让隋炀帝出场,但其赫赫声威可想而知。 C.“四海义师”一句写隋炀帝荒淫无道导致义军纷起,最终由唐一统天下,其中也暗含着历史教训。 D.“迷楼”一句表达了对隋炀帝因奢侈荒淫而被大唐灭国的结局的嘲讽,抒发了对大唐强盛国力的赞颂之情。 答案 D 解析 “抒发了对大唐强盛国力的赞颂之情”错。该句意为隋炀帝因奢侈荒淫导致亡国,与陈后主的结局相似;许浑为晚唐诗人,当时唐朝国力已衰,本诗实为借古讽今之作。 2.这首诗的颈联一向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谈谈其精妙之处。(6分) 答:    答案 ①想象(或者虚写)。描绘出当年隋炀帝游乐时极其热闹的情景:鼓声直上云霄,遏住行云,摇动星辰;旌旗招展水面,日月之影浮动。想象奇丽,描绘生动。②夸张。鼓声可以遏住行云、摇动星辰,极言鼓声之响,表达形象鲜明。③妙用动词。“动”和“浮”两个动词把震天的鼓声使星辰摇动、日月的倒影在水面浮动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富于动态美,且渲染了东游的盛大气势,用词精妙。④视听结合,以鼓声和日月浮动描写了盛大的东游场面,含蓄地讽刺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解析 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拂开波浪,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其中的“鼓震”“旗开”是历史事实;但是鼓声能上入云霄,把行云挡住并使星辰摇动,旗帜能“拂浪”,在旌旗闪动时又能使人看到波浪中日月的浮影,这都是诗人的创造性想象,是虚构和夸张。句中的“动”“浮”,是动词,因而就赋予全诗意境以活动的体态,给人以形象飞动之感。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描写的感觉角度进行解读,分析视听结合手法的效果。注意分条列写。 【白话诗歌】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于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 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 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摇动星辰,旌旗招展,拂开波浪,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炀帝迷楼倾覆恰似后主景阳楼。 Ⅲ 读写结合 成由勤俭败由奢 隋炀帝游幸江都,前拥后簇;唐代许浑凭吊古迹,婉转劝讽。墨子有言:“节俭则昌,淫逸则亡。”这是说俭可以治国。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这是说俭可以持家。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这是说俭可以修身。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二、(2019·湖南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归石湖 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Ⅰ 检验读懂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第一句写夏天早晨的景象,色彩绚丽;接着第二句点明石湖方位所在;然后写田野和水塘景象。 2.“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正面点出“初归”二字,这两句写初归感受十分真切。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这首诗的感情变化是从颔联开始的,更确切地说是从“惊心时复认邻翁”这句开始变化的。(  ) 答案 × 解析 应该是从颈联开始的。 2.这首诗是诗人休官回到故乡苏州石湖别墅时的作品,诗中写出了家乡秀丽的自然景色,流露出了对家乡的喜爱心情。(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本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