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闻诊 PPT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闻诊 ;【教学要求】;一、听声音;(一)、语声;1、声重:多属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所致。 2、音哑、失音:声音嘶哑称音哑,语而无声(完全不能出声)称失音。;“金实不鸣”:新病音哑与失音,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痰湿阻肺,邪闭清窍所致。 “金破不鸣”:久病音哑与失音,多因肺肾阴亏,阴虚火旺.“妊娠失音”:妊娠后期出现音哑与失音,也称子暗。也有暴怒喊叫或持续高声喧讲,伤及喉咙所致音哑或失音者,多属气阴耗伤之类。 失音与失语的区别:失音是声音不能发出;失语是不能言语。 ;3、鼻鼾 :若昏睡不醒或神识昏迷的病人鼾声不绝者,多属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候。 4 、呻吟: 呻吟声高亢有力,多为实证、剧痛;久病而呻吟低微无力,多为虚证。 5、 惊呼: 多为剧痛或惊恐所致,小儿发惊呼,多是惊风,成人发出惊呼,除惊恐外,多属剧痛或精神失常。此外,声音异常可见于痫病患者,多因风痰随气上逆所致,小儿啼哭不止或夜啼,多属过食生冷,脘腹冷痛,或心脾蕴热、或食积、虫积,惊恐所致。 ;(二)、语言; 异常语言; 异常语言 ;(三)、呼吸; 快、疾:实热证,外感疾病。 呼吸气粗 断续: 多见于久病肺肾之气欲绝者,虚证。 起病缓慢:虚证、寒症。如内伤杂病,正气虚弱。 呼吸气微 突然昏迷:见于温病热入心包,实证(阳气闭 阻,四肢冷,胸腹灼热);异常呼吸;异常呼吸 ;(四)、咳嗽; 咳声重浊紧闷 ── 多属寒痰湿浊停聚。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 ── 多属邪热犯肺。   干咳少痰,咽喉干燥 ── 多属燥邪犯肺,或 肺阴亏虚。  咳声轻清,低微气怯 ── 多属肺气亏虚。 咳而痰多,痰清色白── 多属外寒内饮。   咳如犬吠,常兼声嘶 ── 多属肺肾阴虚,火 毒攻喉之白喉。 顿咳、百日咳、鸬鹚咳—阵发性、痉挛性、 连声不断,久咳不愈,—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常见于小儿。;(五)、呕吐;1.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物清稀者 ── 多属虚寒证。 2.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出粘痰黄水,或酸腐或苦者―属实、热证。 3.呕吐呈喷射状 ── 重证热扰神明。 4.如因进餐多发吐泻者 ── 可能为食物中毒。 5.呕吐下利并作 ── 霍乱、类霍乱。 6.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 反胃,多属脾阳虚。 7.食入即吐 ── 多为胃热。 8.口干欲饮,饮后则呕 ── 水逆证。 ;(六)、呃逆;呃声频作,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 ── 多属实证、热证; 呃声低沉,声弱无力 ── 多属虚证、寒证; 新病呃逆,其声有力 ── 多属寒邪或热邪客于胃; 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者 ── 属胃气衰败之危候; 突发呃逆,呃声不高不低,无其他病史及兼症者 ── 多属饮食刺激,或偶感风寒,一时胃气上逆动膈所致,一般是短暂的呃逆,不治自愈。 ;(七)、嗳气;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多为胃虚气逆,常见于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 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多为寒邪客胃,属寒证。 ;(八)、太息;(九)、喷嚏;(十)、呵欠;(十一)、肠鸣;胃脘部鸣响如囊裹水,振动有声,立行或推抚脘部,其声漉漉下行者,多为水饮留聚于胃; 鸣响在脘腹,如饥肠漉漉,得温得食则减,饥寒则重者,为中气不足,胃肠虚寒。 腹中肠鸣如雷,脘腹痞满,大便泄泻者,多为感受风、寒、湿邪以致胃肠气机紊乱所致。 腹内微有肠鸣之声,腹胀,食少纳呆者,多属胃肠气虚、传导功能减弱所致。 肠鸣音完全消失,腹部胀满疼痛者,多属胃肠气滞不通之重证。 ;二、嗅气味;(一)、病体气味;2、汗气:汗气指汗液所散发出的气味。 汗出腥膻-是风湿热邪久蕴皮肤,津液受到熏蒸所致,多见于风温、湿温、热病,或汗后衣物不洁所致。 汗出臭秽-可见于瘟疫或暑热火毒炽盛之证; 腋下随汗散发阵阵臊臭气味者-是湿热内蕴所致,可见狐臭病。;3、痰、涕之气:正常状态下,人体排出少量痰和涕,无异常气味。 病者咳吐浊痰脓血,腥臭异常-属肺痈,为热毒炽盛所致; 咳痰黄稠味腥者 ── 肺热壅盛所致; 咳吐痰涎清稀味咸,无特异气味者 ── 属寒证; 鼻流浊涕腥秽如鱼脑者 ── 为鼻渊; 鼻流清涕无气味者 ── 为外感风寒。; 4、二便之气:二便闻诊除注意了解特殊臊臭气味外,要结合望诊综合分析判断。如: 大便酸臭难闻者 ── 多属肠有郁热; 大便溏泻而腥者 ── 多属脾胃虚寒; 大便泄泻臭如卵,夹有未尽消化食物,失气酸臭者 ── 是宿食内停,消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