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水肿(已完成).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 肿;; 本篇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三)源流 1、分类 (1)、《内经》:“水”、“水气”:风水、石水、 涌水 (2)、《金匮要略》:“水气病”按症状分:风水、 皮水、石水、正水、黄汗 按部位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 (3)、《中藏经》水肿:分青水、赤水、黄水、 白水、黑水、玄水 风水 里水 石水 气水 (4)、隋《诸病源候论》水肿:分为二十二候 ;;;;(3)、明·《景岳全书》“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虽分而言之,而三脏各有所主,然合而言之,则总由阴盛之害,而病本皆归于肾”。 (4)、近代:外感内伤,本虚标实,虚实夹杂。;3、治疗 (1)、《素问·汤液醪醴篇》 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 (2)、《金匮要略》 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越婢汤 腰以下肿,当利小便——防已黄芪汤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 水,可下之——十枣汤 ;3)、宋·严用和《济生方》 温肾利水——济生肾气丸 健脾行水——实脾饮 4)金元《丹溪心法》“水肿,因脾虚 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 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 动其枢机,则水自行” ;(5)《景岳全书》:“治宜温补脾肾,此正治法也。·······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邪逐而暂愈者,愈由勉强。” 6)、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治水之法,行其无所事,随表里寒热上下,因其势而利导之,故宜汗、宜下、宜渗、宜清、宜燥,宜温,六者之中,变化莫拘”。 (7)、近代:辨证论治 扶正(健脾,温肾,益气养阴) 攻邪(清热利湿,活血利水)。 ; ;具体过程如下:;为水液运行的通道 ;二、病因;脾 ;二、病因;二、病因;二、病因;二、病因;二、病因;三、病机;(三)病理因素:;(四)病证转化;风邪袭表 ;【诊查要点】 ;;(一)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包括血浆蛋白)、心电图、肝肾B超。 (二)怀疑心性水肿可再查心超、胸片,明确心功能级别。 (三)肾性水肿可再查24小时尿蛋白总量、蛋白电泳、血脂、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病理类型,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四)女性患者尤须注意排除狼疮性肾炎所致水肿,须查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 ;【辨证论治】 ; 2、辨别外感与内伤 外感: 感受外邪,起病急,病程短,恶寒 发热、头痛、身疼、脉浮; 内伤: 脏气亏虚,病程长,迁延反复,虚中挟 实,以本虚为主,有气血阴阳不足表现; ;3.辨病变脏腑?:在肺、脾、肾、心之差异。 若水肿较甚,咳喘较急,不能平卧者,病变部位多在肺; 若水肿日久,纳食不佳,四肢无力,身重,苔腻,病变部位多在脾; 若水肿反复,腰膝酸软,耳鸣眼花者,病变部位多在肾; 若水肿下肢明显,心悸怔怔,胸闷烦躁,甚则不能平卧,病变部位多在心。;4、辨析重症、危症 小便少或点滴而下,合并癃闭。 全身肿胀,喘咳心悸,??能平卧—— 水毒内留,上凌心肺。 全身肿胀,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呃逆 频作,口有尿臭,齿衄,神萎——浊阴上泛。 神昏沾语,手足抽搐,呼吸急促—— 水毒内 闭,元气欲脱。 ;二、治疗原则;三、分证论治;2.湿毒浸淫;3.水湿浸渍;4.湿热壅盛; (二)阴水;2.肾阳衰微;3.瘀水互结证;【预防调护】;【结语】;;一、水肿病多见于肾脏疾病 ;;;脾气不升 ;;;;结 束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