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诊脉概述 概念: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形象,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一、脉诊原理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1、心脏搏动 宗气和心气推动心脏搏动使血液排入脉管形成脉搏。 2、脉管的输缩,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条件。 脉的功能状态能影响脉象。脉能约束,推进血液。 3、心阴心阳的协调 心阳—心搏加强,心率加快,气血加快,精神兴奋。 心阴—心搏减弱,心率减慢,精神宁静、抑制。 心阴、心阳调和,脉象从容和缓,均匀有力。 故脉象过大过小,过强过弱,过速过迟,节律失常,均能反映心的功能状态。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主推动,固摄,能调节心搏的强弱和节律。 血液运载气行,营养心气,故气血与脉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如:气血不足——脉象细弱,或虚软无力。 气滞血瘀——脉象细涩不利。 气盛血流薄疾——脉洪大滑数。 故脉象形成与气血盛衰有密切关系。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1、肺 (1)肺主气,司呼吸:气对血有运行、统藏、调摄作用,肺的呼吸运动是主宰脉动的重要因素。 (呼吸运动与脉率密切有关)。 (2)肺朝百脉,肺气贯心脉,与脉形密切相关。 肺气对脉率、脉形都有影响。 2、脾胃 (1)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生成气血,与脉气的从容和缓,软滑密切相关。 (2)脾主统血,能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 脉中胃气与脾胃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3、肝 (1)肝藏血,能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2)肝主疏泄,能使气血调畅,经脉通利。 肝的生理功能,可影响气血运行,影响脉象的变化。 4、肾 (1)肾藏精,为元气之根,肾气为脉象运行的重要动力,维持脉象有根,尺脉沉取有力。 二、诊脉部位 (一)三部九候法(遍诊法) 1、概念:《素问·三部九候论》 三部:上部,头;中部,手;下部,足。 九候:每部分天、地、人。 三部、三候合而为九候。 2、意义: 头 手 足 天 候头角之气 候肺 候肝 人 候耳目之气 候心 候脾胃 地 候口齿之气 候胸中之气 候肾 (二)人迎寸口诊法 《灵枢·终始》 1、概念: 寸口——桡动脉(脉口)。 人迎——颈总动脉。 2、意义: 寸口——反映内脏情况。 人迎——反映体表情况。 3、方法: 对比法 人迎大寸口1、2、3、倍为表证,大4为“外格”。 寸口大人迎1、2、3、倍为寒湿在里,或内脏阳伤,大4为“内关”。 (三)仲景三部诊法 《伤寒杂病论》 1、概念:寸口、趺阳、太溪, 三部诊脉法。 2、意义:寸口——候脏腑病变。 趺阳——候胃气。 太溪——候肾气。 (四)寸口诊法 概念: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形象,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的一种诊法。 1、寸口部位 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三部九候: 寸、关、尺为三部; 浮、中、沉为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2、原理 (1)寸口为脉之大会。全身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会于肺,将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于寸口脉象。 (2)寸口脉气明显。寸口是手太阴经经穴和输穴,其经气流注最旺盛之处,脉气搏动显著。 (3)可反映宗气盛衰。寸口亦太阴,肺脾关系密切,脉气相通。脾胃吸收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化生宗气,布散全身,脉气变见于气口。 (4)寸口位置固定,部位表浅,便于诊察。 故通过切寸口脉可了解全身气血盛衰变化。 3、脏腑划分 左手 右手 心(膻中)——寸———肺(胸中) 肝(胆)———关———脾(胃) 肾(小腹)——尺———肾(小腹) (膀胱小肠)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