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新课改省份专用:框题过关检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doc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新课改省份专用:框题过关检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框题过关检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选择题 1.(2019·龙岩质检)全国政协第7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以“‘只交锋,不争吵’‘只服从真理’,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的民主态度,围绕热点话题粮食安全,就“推进粮食定价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展开交流讨论。“只服从真理”是因为(  ) ①真理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可混淆,具有客观性 ④只有真理才对粮食安全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④中“只有”表述绝对化;依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析可知,“只服从真理”是因为真理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正确反映,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可混淆,具有客观性,①③正确。 2.(2019·合肥质检)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带领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这对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项发现说明了 (  ) 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②真理在不断否定自身中得到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 ④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①错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②错误;“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④当选。 3.(2019·哈尔滨期末)下列观点体现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  ) A.四川人喜辣,江浙人喜甜 B.牛顿力学适用于解释低速宏观物体运动 C.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现在已知地球为略扁的球形 D.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所作,也有人认为不是他 解析:选B “四川人喜辣,江浙人喜甜”,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A项不当选;B项表明牛顿经典力学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当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现在已知地球为略扁的球形”,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C项不当选;“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所作,也有人认为不是他”,表明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项不当选。 4.(2019·安徽五校联盟开学考)2018年7月28日,媒体报道,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今后合肥市新建经营性住宅项目,住宅建筑层数原则上不高于24层,“限高”要求发布后,有部分网友提出了质疑。赞同者有,质疑者也有。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  ) A.意识是能动的,不同主体的认识角度一定不同 B.认识有差异性,会受到主客体共同因素的影响 C.规律是客观的,利用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D.真理是相对的,会因为立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解析:选B 面对合肥市对住宅的“限高”,赞同者有,质疑者也有。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会受到主客体共同因素的影响,B项正确;不同的主体认识角度可能不同,可能相同,A项中“一定不同”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内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真理是相对的,但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不会因为立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D项说法错误,排除。 5.以往研究认为,记忆形成后需要 2~4 周才能形成记忆的泛化提取能力。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记忆的泛化提取可在24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形成,他们将此命名为记忆提取的“快速泛化”,并发现了快速泛化的神经环路机制。这一发现为了解记忆异常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意识内容的变化反映的是客观对象(被反映者)的变化,①错误;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时间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③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6.古代认为蜾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人们以“螟蛉”比喻义子。后来人们发现,蜾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蛉并非义子,而是被用作蜾后代的食物。人们对蜾的认识过程表明(  )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只有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②③ B.①③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