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架空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架空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施工复测 (一)、复测光缆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以及接头的具体位置。 (二)、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需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 (三)、复测路由地面距离、杆位、杆长、杆型及杆上装置并核对基本杆路(基本杆距一般情况下为50米)。 (四)、确定拉线位置、并复核程式及数量;确定接头位置,为配般做好准备。 (五)、因环境变化必须对设计单位明确的设计进行修改时,应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意见,并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确认。 (六)、复测时确认与其它建筑物保持必要的净距(见附表) 二、新设电杆 (一)、位置:不宜设在建筑物的直出口处、公路路肩上或公路与排水洶之间及地势低洼、地形不稳定的位置。 (二)、电杆埋深:(见电杆杆洞洞深表) (三)、新设电杆及新设地锚埋设回填:回土必须分层(30cm)夯实,培土高出地面15-20cm ,杂草、稀泥、冻结夹雪的土块、石块不得填 入洞内,市区地段应回土夯实,恢复路面。 (四)、杆根加固装置:应符合有关要求。 (五)、电杆垂直:杆路在直线段上,不得有眉毛弯,S弯,杆根左右偏差小于5cm;杆稍前后左右倾斜不得超过1/3梢径;角杆杆根向内移10-15cm,杆梢向外倾斜5-10cm;终端杆向拉线方向倾斜10-20cm。 (六)、杆号编写:杆号应面向道路一侧,字体及大小整齐一致,位置应符合规定,用黑油漆喷涂或书写,无堆积或流散,杆号最后一个字距地面2.5cm 。 三、拉线及撑杆 (一)、拉线程式及规格:直线段上每8-16根电杆,设一组双方拉线,每32根电杆设一组四方拉线。角杆拉线及其程式设置见下表: 角杆允许的最大角深表 吊线及光缆条数 一条吊线架一条光缆 角深(米) 轻、中负荷区 12 重、超重负荷区 10 坡度变更杆不平衡拉线装设表 坡度变更拉线程式 负荷区 2/10-2.9/10 3/10-3.9/10 超过4/10 轻、中负荷区 / 1×7/2.6 1×7/2.6 重、超重负荷区 1×7/2.6 1×7/2.6 另选路由 角杆拉线程式表 负 荷 区 吊线及光缆条数拉线程式 角深(米) 轻、 中 ≦3.5 1×7/2.6 3.6-7.5 1×7/2.6 7.6-10 1×7/2.6 10.1-12 1×7/2.6 重、 超重 ≦3.5 1×7/2.6 3.6-7.5 1×7/2.6 7.6-10 1×7/2.6 10.1-12 1×7/2.6 备注:对于不宜装设拉线的,可考虑用撑杆代替来平衡转角张力 (二)、拉线方位与缠扎规格:角杆拉线、撑杆位置应在角的平分线上, 双方拉及顺线拉分别和线路行进方向垂直及同向;拉线上把、中把的缠扎规格如下: 1、拉线上把:7/2.6钢绞线折回――拉线衬环――双槽夹板――3.0F 缠扎10 cm――间隔5cm――包头3cm--切断余线结束。 2、拉线中把:7/2.6钢绞线折回――拉线衬环――双槽夹板――间隔25cm――3.0F 缠扎10 cm――间隔5cm――包头3cm--切断余线结束。 3、地锚出土位置:地锚鼻环(地锚铁柄)埋深露出20-30 cm(以地锚出土位置的原土为参照物);角杆及各种顶头拉出土位置左右偏差应小于5cm;抗风、防凌及各种顺线和侧面拉线小于10cm。 4、拉线的距高比: 5、撑杆装设:距高比宜为0.6,不小于0.5,撑杆位置在内角平分线上。 6、拉线抱箍位置:防风拉线(双方拉)及防凌拉线(四方拉)侧方拉线装设在吊线抱箍下方10 cm处,其他拉线抱箍装在吊线抱箍上10cm-20 cm处(角杆拉线、四方拉线的顺线拉线、顶头拉线)。 四、新装设吊线 (一)、吊线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 (二)、架挂位置:吊线架挂位置以省会级为中心,向各地州、县级辐射,穿钉(吊线抱箍)位置距杆顶30-50cm,吊线夹板在各电杆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 (三)、吊线应架设在杆路的车行道或建筑物反侧。 (四)、吊线终结:终端杆或分线杆装设顶头平衡拉线,一条吊线装设一条拉线,两条吊线装设两条,拉线程式应比吊线程式大一级;吊线终结规格与7/3.0拉线上把规格一致。 (五)、吊线接续:7/2.2以下钢绞线,拉线衬环――双槽夹板――间隔5cm――3F缠扎10 cm――间隔5cm――包头切断余线结束。 (六)、吊线辅助装置:坡度变更>杆距的5﹪10﹪;5角深8m时,内角4F(围电杆作普通扎法):8m<角深<12 m时,7/2.2辅助结;角深大于12m时,必须作终端处理。 吊线辅助装置表 坡度变更杆 >1/20 仰俯角辅助装置 7/2.2钢绞线 角杆 内角杆 角深3-6.9m 4.0F捆扎加固 4.0F(明线普通扎法) 角深 >7m 辅助结装置 7/2.2钢绞线 (七)、长杆档辅助线装置: 长杆档、长杆跨越、飞线跨越划分表 类型杆距(米) 负荷区 杆准杆距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