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doc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肇庆统考)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19世纪60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 000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 C.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扩大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 解析:选B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手工业衰落,导致棉花无法自行消化,故B项正确;材料只提供了单一商品棉花的进出口状况,无法反映中国整体贸易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传统小农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故D项错误。 2.1882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100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万股,计银50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0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D.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 解析:选C 据材料“轮船招商局”“仁和保险公司”“上海机器织布局”可知这些企业都是洋务企业,不能反映清政府,也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B两项错误;“招股100万两”“认股者源源而来”说明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洋务企业的股票的交易,不能说明整个股票市场成熟,故D项错误。 3.下面是1866~1913年上海华商部分机器厂情况统计表,该表可以表明(  ) 类别 1866~1894年 1895~1913年 设厂 数(个) 设立 资本(元) 设厂 数(个) 设立 资本(元) 轧花机 制造 3 300 14 2 520 缫丝机 制造 1 400 9 5 600 纺织、针 织机修配 — — 8 13 370 A.近代民族企业的资本雄厚 B.清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 C.甲午战后纺织业自主发展 D.民族重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解析:选D 材料中民族工业投资额的资本单位为元,且单个工厂设立资本较低,资本薄弱,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其政策带有被迫性,故B项错误;近代技术受控于欧美列强,且从表格中反映不出来,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前后机器制造业(重工业)的投资额、工厂数增加,故D项正确。 4.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40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  ) A.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 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 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解析:选D 材料“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不能说明革命性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40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后迅速萧条而城市化却上升,故B项错误;据材料“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政府的控制削弱,故C项错误;据材料“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40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城市化进程上升,据材料“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战争频繁,城市化进程变慢,因此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D项正确。 5.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 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 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解析:选B 材料强调“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计划”“齐整”“一致”,是高度集中的统制经济体制的突出表现,不同于西方的自由经济体制。结合“1936年”这一时间可知,当时苏联已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而D项是政治事件,不符合题意。 6.1949年5月,《和平日报》报道兰州时说:“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若干工厂实际增资维持残余寿命,各货仍继续下跌,产品销售不足成本的二分之一。”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 A.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B.日本掠夺造成残酷的经济损失 C.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D.政治腐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解析:选D 1947年,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故A项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