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以来北京就业空间结构与变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IEWPOINTS 观 点 996年以来北京就业空间结构与变动 ◎ 肖亦卓 摘 要:利用北京市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两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揭示自1996年 以来北京就业空间格局及其变动特征。研究发现,北京仍处于就业向都市区集聚的阶 段,就业密度从中心区向近郊区、都市区内沿和都市区外缘依次快速下降。中心区原 有商业中心衍生出的金融街、泛CBD地区形成就业双中心。未来北京将继续保持中心 区就业稳定、近郊区就业高速增长、都市区内沿快速增长的格局,不过中心区外围更 多次级就业中心的快速增长将加快多中心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就业中心  经济普查  北京  【 】 中图分类号 F249.2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持续高速增 星城或新城建设,引导城市建设重点进行 长,财政收入迅速扩大,城市建设步伐逐 战略转移,实现城市人口与产业的合理分 步加快。近十年北京抓住举办2008年奥运 布。那么,自19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空 会的机遇,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① , 间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现状如何?本文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了新的飞跃,后奥运 拟采用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两次全国经济 北京的交通问题一度有所缓解。2010年9 普查数据,从就业分布的角度,检视1996 ② 月因降雨引发的市区大拥堵 之后,交通拥 年以来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特征。 堵问题重新引起各方关注。在北京交通基 础设施供给水平已经大幅提高的情况下, 一、研究综述 更多的反思集中在城市规划布局上。事实 上,城市空间格局的调整和优化始终是北 城市空间结构可以从土地利用、人 京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北京长 口、经济活动和就业分布等多种角度展开 期形成的以旧城为中心的摊大饼式扩张, 研究。一般认为,大且整合的劳动力市场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一直强调通过加快卫 和劳动力市场的规模递增性是大城市存在 《城市观察》2011年第2期 49 Urban Insight , No. 2, 2011 观 点VIEWPOINTS 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且城市就业空间结 势,郊区就业中心既有金融居绝对地位的 构与市民的居住偏好、出行特征有紧密联 商务中心,又有以制造业为主的就业中 系。因而从就业分布角度来研究城市空间 心,还有大学、医院构成的专业化中心。 结构成为国外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术界 1990年代以后悉尼就业又出现了再集聚的 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特别是关于城市就 趋势,其动力来自于生产性服务业在世界 业分布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等问 城市体系重要节点城市的集聚。 题,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从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来看,通过研 城市就业分布决定了城市空间发展 究居住人口密度变化及回归模型模拟,冯 是单中心还是多中心模式。传统的CBD企 健(2003)发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北 业和就业高度集聚,可视为城市就业中 京人口郊区化,在90年代幅度加大;1990 心。当城市只有一个就业中心时,城市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