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教科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本章学科素养提升 .docx

2020版高考物理教科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本章学科素养提升 .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纵观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图像的方式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是一类很重要的题目,此类问题要求考生具备理解图像所给予的信息和破译图像信息的能力,图像的形式以v-t、a-t、F-t图像居多,考查最多的是v-t图像,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难度中等. (1)题型特点 物理公式与物理图像的结合是中学物理的重要题型,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特别是v-t图像在考题中出现率极高.对于已知图像求解相关物理量的问题,往往是从结合物理过程分析图像的横、纵轴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入手,分析图线的斜率、截距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得出所求结果. (2)问题实质 图像类问题的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以牛顿第二定律F=ma为纽带,理解图像的种类,图像的轴、点、线、截距、斜率、面积所表示的意义.运用图像解决问题一般包括两个角度:①用给定图像解答问题;②根据题意作图,用图像解答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建立物理情景与函数、图像的相互转换关系. (3)解题关键 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分析图像,我们应特别关注v-t图像中的斜率(加速度)和力的图线与运动的对应关系. 例1 (多选)(2015·全国卷Ⅰ·20)如图1(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图1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解析 由v-t图像可求知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eq \f(v0,t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即gsin θ+μgcos θ=eq \f(v0,t1).同理向下滑行时gsin θ-μgcos θ=eq \f(v1,t1),两式联立得sin θ=eq \f(v0+v1,2gt1),μ=eq \f(v0-v1,2gt1cos θ),可见能计算出斜面的倾角θ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A、C正确;物块滑上斜面时的初速度v0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0,那么平均速度为eq \f(v0,2),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x=eq \f(v0,2)t1,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为xsin θ=eq \f(v0,2)t1·eq \f(v0+v1,2gt1)=eq \f(v0?v0+v1?,4g),选项D正确;仅根据v-t图像无法求出物块的质量,选项B错误. 答案 ACD 例2 (2018·广东省深圳市三校模拟)如图2所示是水平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从同一时刻开始分别受到沿同一直线的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t图像.已知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2m,m乙=3m,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 图2 (1)通过分析,判断甲、乙所受水平拉力的方向是否相同?求出甲、乙所受水平拉力大小之比. (2)从t=0开始经过多长时间甲、乙再次相遇?甲与乙再次相遇时通过的位移多大?甲与乙再次相遇前的最远距离为多少? 解析 (1)设甲、乙两物体所受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且均沿运动方向,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甲-μm甲g=m甲a甲; F乙-μm乙g=m乙a乙; 根据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a甲=eq \f(6-10,5) m/s2=-0.8 m/s2,a乙=eq \f(6-0,5) m/s2=1.2 m/s2, 联立解得 F甲=2.4m,F乙=9.6m 由于F甲>0,F乙>0,所以甲、乙所受的拉力同向,且 F甲∶F乙=1∶4 (2)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时,有 x甲=x乙 即v0t1+eq \f(1,2)a甲t12=eq \f(1,2)a乙t12 解得 t1=10 s,即经过10 s甲、乙再次相遇. 相遇时,x甲=x乙=eq \f(1,2)a乙t12=eq \f(1,2)×1.2×102 m=60 m 当甲、乙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远,则有 v0+a甲t2=a乙t2 解得 t2=5 s 最远距离为Δx=(v0t2+eq \f(1,2)a甲t22)-eq \f(1,2)a乙t22 解得Δx=25 m. 答案 见解析 “滑块—木板”模型是力学中最常见的模型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该类试题有如下几种命题角度. 角度1 滑块不受力而木板受拉力 木板受逐渐增大的拉力而滑块不受力,这种情况下,开始滑块和木板一起做变加速运动,当滑块加速度达到其最大值μg时,滑块、木板开始发生相对滑动,此后滑块加速度保持不变,木板加速度逐渐增大. 角度2 给滑块一初速度v0,两者都不受拉力且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1.若木板足够长,这种情况下,滑块减速、木板加速,直至两者速度相等将一起匀速运动下去,其速度关系为v0-a滑t=a板t. 2.若木板不够长,这种情况下,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