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 .doc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 .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 A.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解析:选A 鸦片战争前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说明认为西方国家落后,而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说明认识到西方国家的进步性,故选A项;B项中“摆脱了”、D项中“实现了”不符合史实,排除B、D两项;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2.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文明的冲击 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政府的腐朽统治 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解析:选A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其历经阶段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具有较强的突变性,其主要原因就是西方的持续入侵和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故A项正确。 3.(2019·石家庄模拟)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  ) 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 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 解析:选B 康有为重塑孔子形象,是借助孔子权威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减少其在中国传播的阻力,故B项正确,A项错误;康有为通过这种做法是在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故没有出现C项所述结果,排除C项;他的做法推动了传统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的结合,而不是与民主科学的结合,故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1896年,严修任贵州提督学期间改革学古书院,提出了32字箴规:“义理之学,孔孟程朱;词章之学,班马韩书;经世之学,中西并受,中其十一,而西十九”。这表明此时(  ) A.传统教育仍占统治地位 B.政府通过教育加强控制 C.新式教育得到普遍认可 D.学校教育处于转型时期 解析:选D “经世之学,中西并受,中其十一,而西十九”,这说明学古书院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学习西方文化,即学校教育处于转型时期,故D项正确;传统教育仍占统治地位不符合“经世之学,中西并受,中其十一,而西十九”,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通过教育加强控制,故B项错误;C项错在“普遍”,排除。 5.(2019·黑龙江哈六中模拟)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解析:选D 从材料的时间范围看,A、C两项均不符合;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已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近代国家观念已在民间悄然形成,故D项正确。 6.熊月之在《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史》中评述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什么纲常名教、圣人贤者,什么金科玉律、偶像崇拜,什么伪君子、假道学、旧风俗、旧习惯,全部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一一被押到被告席上。”据此,熊月之认为该事件(  )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对西方文化持绝对肯定态度 C.解放了近代中国民众的思想 D.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解析:选A 题干所述为新文化运动,由材料“什么纲常名教、圣人贤者……全部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一一被押到被告席上”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局限于知识分子,脱离了人民群众,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的评述,排除D项。 7.“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中国共产党救国主张 B.国民党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C.抗战时期民族之矛盾 D.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外主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