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苏教版必修3.ppt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苏教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路提示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惟君图之”几句是从事实上说的,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又进一步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其中,“阙秦以利晋”最为关键。 点击进入 古今对译 文白互通 随堂训练 开卷有益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因人之力而敝之 D.失其所与,不知 解析:C A项,“共”同“供”;B项,“说”同“悦”;D项,“知”同“智”。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 A项,“鄙”应是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 寻觅文言津梁 因声求气 烛之武退秦师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随堂训练 时文赏读 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 国学讲堂 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 【译文】一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植五谷更重要的了。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植树木更重要的了。一辈子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了。 【领悟】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 【译文】天也有喜怒哀乐的表情,与人性相同。同类相配,所以天人合一。 【领悟】保护自然环境,大自然就给人恩赐;破坏自然环境,大自然就要报复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天人合一”。 导入阅读 八阵图① 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①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赏读:前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写法上讲究对仗,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后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后一句赞美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贰,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毋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2.背景解读 本文所记是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十日这一天,秦晋合兵围郑之役。此役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晋文公流亡期间路过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再者是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但真正原因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那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再加上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联合围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郑文公自知不是秦、晋的敌手,所以便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 3.古代文化知识 【公、侯、伯、子】公: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 侯: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 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二、基础积累 1.通假字 答案:(1)“已”同“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