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城乡规划法》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乡规划法》简介 主要内容 一、《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 二、《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 三、《城乡规划法》主要内容概要    城乡规划法起草过程 1999年《城市规划法》修订工作启动,2001年开始从《城市规划法》修订改为《城乡规划法》的制定;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乡规划法》(152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并正式颁发; 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 一、《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 (一)《城市规划法》的主要内容 1、城市规划制定制度 2、划定城市规划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制度 3、城市规划实施许可制度 4、违反城市规划行政处罚制度 (二)以《城市规划法》为基础的法规体系 1、《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有关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 3、城市规划技术法规 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 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受到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分别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还造成了法律空白,在一些地区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治,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城乡规划管理制度 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城市规划法》形成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内容上难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随着改革的深化,一系列新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投资体制的改革、分税制等,带来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的分化。建设单位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利益主体,甚至地方城市政府也产生了追逐利益的冲动。使规划在制定和实施管理中不能十分有针对性地保护资源、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某市在道路用地内建设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金色大世界娱乐城,虽被拆除,但已造成恶劣影响。(区政府与市规划局的博弈) 张家界投资1.2亿元,违反规划和审批程序,在核心景区修建高达326米的户外观光电梯,破坏了自然风貌。  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 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现行城乡规划缺乏基本的区域协调与制约机制;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繁杂,强制性内容不明确,难于作为管理依据; 镇的地位及其规划缺乏实事求是的定位和规范,导致小城镇规划的法律规范薄弱; 城镇详细规划缺乏严格的法定约束,导致详细规划从制定到实施都表现出随意性,各级城镇的规划实施管理难以有效规范; 乡村规划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导致乡村建设难以逐步实现集约化发展。 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城市规划法》比较注重对行政权力和管理手段的维护,而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保护性规定薄弱。在规划编制的组织上,强调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责任,没有将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作为法定程序;规划决策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机制。据此形成的规划管理体制,使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城市政府,而立法机关、上级政府、社会公众对规划工作这一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缺少法定的纠正能力。 湖北某市外滩花园违反《城市规划法》和《防洪法》,在城市总体规划明令禁止建设地段,建成6万多平方米商品住宅。为拆除该违法建筑,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 规划的严肃性 现行《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该法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本身提出纠错规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仅涉及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特别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若非涉及经济犯罪,基本上构不成法律责任。这样的法律制度,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 对于建设单位和个人而言,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也会在计算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后,不惜违法牟利。鉴于一些地方违法的机会成本远低于守法的机会成本,更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近年来颁发的几个重要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建规[2005]161号) 国办转发《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2号) 这些文件的重点内容 ?端正城乡建设指导思想 ?强调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规划管理的事权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