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目标 (1) 学会比较观察不同物体或同类物体的特征; (2) 学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 (3) 学会比较和概括,即对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比较和概括,认识到事物的不同和相同; (4) 引导学前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并学会运用其他手段 (如图表、绘画、作品展览等)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3、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目标 大班《有趣的弹簧玩具》 1、能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弹力现象 2、学习用铁丝在筷子上缠绕弹簧的技能 3、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在探索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科学知识 不再 重要了?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知识目标 首先,尽管《纲要》没有明确规定科学知识的目标,但是作为科学探索过程的结果,知识的目标已隐含在其他的目标中。 其次,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个人性、经验性的学习,不同地域、不同经验背景的儿童所获得的科学知识会具有很大的差异. 第三,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来看,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 最后,《纲要》不专门列出具体的科学知识目标,还有利于纠正以往科学教育中“重知识”的错误观念,避免教育实践中片面追求知识的倾向的产生。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雪莲果的基本特点,了解雪莲果的主要营养功效。 2.鼓励幼儿大胆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探索。 3.激发幼儿对雪莲果探索和食用的兴趣。 请问该活动目标是否合理? 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 一、社会发展需要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为适应社会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重在培养幼儿运用科学方法求知,养成求真求实态度,关注科学技术,萌发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二、幼儿发展需要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培养完整儿童,不同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决定作乐幼儿科学教育应保证每个幼儿获得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三、学科特点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因为科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知识的严密性特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总之,社会的、心理的和学科的考虑,是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三大依据。 目标的四个层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 单元目标 活动目标 撰写目标应注意问题 1、目标的主体:以教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 2、目标的维度 3、目标的长度 4、目标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情感目标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目标解读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提问 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破坏行为 用真情引导学前儿童的好奇心 对待学前儿童的提问 (1)直告式。 (2)观察式。 (3)比较式。 (4)反问式。 (5)引发回忆式。 (6)激发想象式。 (7)引导推理式。 (8)共同查找式。 (9)存留悬念式。 《风不吹,它睡了吗?——儿童提问的背后》 (德)克伦茨 著 王怀成 译 华文出版社 风不吹,它睡了吗?——儿童提问的背后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学校里,孩子们随时随地都会提出问题。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给出一个恰当的、令孩子信服的答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这种问题接踵而来、没完没了的时候。 阿明·克伦茨用许多事例说明,在孩子提出问题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个更深刻的主题:他们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他们不理解的事情以及他们不能正确表达的事情寻找答案。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懂得他们的问题,就能够给孩子们一个适合孩子和当时环境的答案,并且加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 案例:飞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从一个6岁孩子和一个3岁孩子嘴里问出来,回答的角度是不一样的。6岁孩子的提问一定是和智能相关的,他知道飞机不会掉下来, 他想弄清楚原理。而3岁孩子问题的背后可能隐藏的是不安和担忧,担心飞机会掉下来。对两者的回答,显然迥异。对于后者,你给他解释原理,他无法理解,他需要的是你的确定----飞机不会掉下来,你的解释,能否给予他安全感,是最重要的。 建议 1.孩子的问题不存在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原因,每一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2.在很多孩子问题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经历和期望、恐惧和担心。我们成年人不应该认为每一个问题仅仅是这个问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