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以物为线索,写人叙事抒情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于佳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多留心身边事物,多角度观察生活。
2.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1.能准确、生动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2.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3.善于变换视角,以物的角度反映自身生活。
4.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借助事物迸发哲思的火花。
【教学设想】
用一课时引领和训练学生巧设线索,以物忆事作文构思与表达的方式。了解这类习作的基本思路。
物可以作为叙事的线索,可以以物为线,散点铺排出一系列的细节;也可以睹物回忆难忘的往事,再现昔日的生活场面;还可以由物展开联想,想到相关的多件往事等等。总之,写物是为了记事,物在这里是串珠的线,是舞台的道具,是说书的惊堂木,虽不是全文的重心,却必不可少,否则文章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写此类文章时,我们应找好某一事物,然后自然展开联想,由此串起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让一组学生随便以自己生活中某一物,仿照例子说一个短语。
如:“一支粉笔”“一本书”
2、给自己说的短语加上修饰语,谁的?什么时间或什么地方?怎样的?
如:“我奶奶房间里的一张老照片”
3、引导思考:
——提问:这些物都是你们的写作素材吗?——如果这个物见证了或记录了一件事、一个人或一段情,那么它就成了你的素材。其实,只要用心留意,我们身边的许多物都是我们的素材,比如:一本书,一棵树,一张照片等等。贾平凹笔下的孩子们追寻月光踪迹的过程让他写出了《月迹》;英子家院子里的一株夹竹桃让我们读到了《爸爸的花儿落了》;安徒生笔下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品性在作品《皇帝的新装》中有了全新的表达。
(二)课文分析回顾:
1、程海《三颗枸杞豆》
学生分小组回忆讨论后,填出空格。
《三颗枸杞豆》记录了我成长过程中,三叔对我人生的意义和影响,见证了生命的可贵、时间的宝贵。
2、口头表达:
英子家院里的夹竹桃——记录了( 那位父亲对英子的爱和教育 ),见证了( 那个年代父爱的伟大 )。
皇帝的新装——记录了( ),见证了( )
孩子们追寻的月迹——记录了( ),见证了( )
小结:人——物——事 情——趣——理
——以物为线写人记事
(三)步骤一:“感受生活,发现线索”
1、“那些难忘的物”——经典回顾: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会发现很多写人叙事抒情的文章都与“物”有关
《三颗枸杞豆》记录了 ,见证了 。
《火车上的茶杯》记录了 火车上的童年时光 ,见证了 童年生活的惬意和美好 。
《火车上的茶杯》
小时候的火车上每个人都有一杯茶。列车员端着送到你的桌上。那是透明的茶杯,透明的茶杯上有个透明的盖子。
一杯透明的绿色的茶。
车厢里没有拥挤不堪。恰到好处,井井有条。火车在开着。
火车上的一杯有透明的盖子的茶杯里的茶是我对童年火车的诗意的记忆。那真是一种安详的旅行的记忆,诗意的旅途。
小时候我总是跟着我的外婆乘火车的。
我的外婆去世了。
我讲着这一切的时候,犹如又在那时的火车里了。我在外婆的身边。
我靠着外婆。
《绳子》记录了 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 ,见证了 父爱的力量及对自己人生的影响 。
《绳子》
对于绳子,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那年要出国,特地到百货公司,买来一只很大的箱子。尼龙绳子,织染着红、黄、黑、绿四色的交错的方格图样。看起来很热闹很新潮,正像我当时的心情。出国前几个月,我细心地用各式流行的衣服、杂物等将它塞满。??出国前夕,父亲没有征得我的同意,便径自拿来一根牢固的绳子,左两圈、右两圈地将它结结实实地捆住!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懊恼极了,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脑子里老大不甘愿地想着:谁要带这么难看、这么土气的五花大绑的皮箱出国?多没面子!然而,临别依依,我只得将一腔埋怨压抑下来!? 飞机经过日本,转飞加州,当我从旧金山机场的旋转台领出那只皮箱时,我赫然发现,皮箱上的那条漂亮的、一路到底的长拉链,竟沿路开着口,满满一箱跃然欲蹦出来的东西,竟全靠那根绳子给拴住保全了!??此后,在一连串飘零的岁月里,每次我从箱子里取出蔽体保暖的衣服的时候,父亲那低着头,沉默而坚定的捆缚箱子的神情,便时时映现脑际。父亲的影像,就像那根强韧而扎实的绳子,在我最软弱的时候,化成千万股力量,拉我、牵我、缠我、持我,及时伴我走过长路,一段又一段!??而在风里,在雨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