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具体的抗胆碱酯酶拮抗方案 抗胆碱酯酶药物 新斯的明 极量 0.07 mg/kg 总量≤5mg 溴吡斯的明 0 .28 mg/kg 依酚氯铵 1.5 mg/kg 抗胆碱酯酶药+抗胆碱药 新斯的明0.04~0.07mg/kg+格隆溴铵7?g/kg 依酚氯铵 0.5~1mg/kg+阿托品7 ~ 10?g/kg 新斯的明0.02~0.04mg/kg和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 临床常用:新斯的明+阿托品 2 :1 儿童拮抗肌松解抗 新生儿或婴幼儿 新斯的明 20 ?g/kg +阿托品10~20?g/kg 新斯的明 20 ?g/kg +盐酸戊乙奎醚5~10 ?g/kg 儿童 新斯的明 50~60 ?g/kg +阿托品10?g/kg 依酚氯铵500 ~1000 ?g/+kg盐酸戊乙奎醚5~10 ?g/kg 拮抗药使用注意事项 逆转速度与充分性 阻滞的深度 拮抗时机在肌松作用已部分恢复(四次成串刺激T1为25%,T4/T1≥0.25) 最大剂量与时间 抗胆碱酯酸酶药 药物作用的速度:依酚氯铵>新斯地明>溴吡斯的明 拮抗的效果:新斯地明优于依酚氯铵 拮抗药作用时间:溴吡斯的明最长 拮抗药使用注意事项 吸入麻醉药的浓度 使用拮抗药时应进行心电图监测 禁用或慎用新斯的明 支气管哮喘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缺血、瓣膜严重狭窄 机械性肠梗阻 尿路感染或尿路梗阻 孕妇 对溴化物过敏等 拮抗药使用注意事项 禁用或慎用阿托品 婴幼儿,特别是痉挛性麻痹与脑损伤的小儿 心脏疾病,特别是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二尖瓣狭窄 返流性食管炎,食管与胃的运动减弱 青光眼 溃疡性结肠炎 前列腺肥大及尿路阻塞性疾患 拮抗药使用注意事项 新斯的明残余肌松拮抗作用不理想: 酸碱和电解质失衡 肾功能衰竭 高龄和同时接受肌松协同作用药物患者 婴幼儿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残留肌松作用较成人好 再箭毒化 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长时效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 凡禁用拮抗药者,须进行有效人工通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满意 两种拮抗药不能同时应用 琥珀胆碱的肌松消退 去极化阻滞,不需用拮抗药,待其自行消退 Ⅱ相阻滞,拮抗药有效, T4/T1比值愈小则效果愈肯定 肌张力恢复延迟时应用人工通气维持让其自然恢复 非典型性假性胆碱酯酶病:血浆置换 新肌松拮抗药 布瑞亭(Sugammadex Org25969 分子结构式 Sugammadex Org25969 布瑞亭(Sugammadex) 特点 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拮抗药 与甾体类肌松药,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以1:1 形成紧密复合物 拮抗不同深度的神经肌肉阻滞 该复合物主要分布在中央室(血浆)和细胞外液中,并以原形在尿液中排出 不能拮抗苄异喹啉类肌松药 布瑞亭(Sugammadex) 其作用不受肥胖影响 可快速恢复自主呼吸功能,不损害上呼吸道开大肌的肌肉活动性 用法 逆转浅神经肌肉阻滞:最佳剂量为2~4 mg/kg 逆转深度神经肌肉阻滞:最佳剂量为8~12 mg/kg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评估 临床体征 ?清醒、呛咳和吞咽反射恢复 头能持续抬离枕头5s 以上 呼吸平稳、呼吸频率10~20bpm,最大吸气压≤- 50 cmH2O PetCO2 和PaCO2 ≤45 mmHg 肌松监测仪监测 TOF=0.9 肌松监测(Neuromuscular monitoring) 肌动图(MMG) 肌电图(EMG) 加速度(AMG) 监测目的 Goal of monitoring 用药剂量个体化,合理使用肌松药,减少不良反应 根据手术需要控制肌松深度 鉴别术后呼吸抑制的原因 鉴别残留的神经肌肉兴奋传导阻滞的性质 指导拮抗药的应用和评定拮抗药的效果 特殊病人的应用 肝肾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疾病的病人 为避免术后肌松拮抗的病人 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术后需肌松充分恢复的病人 长时间应用或持续静点肌松药的病人 术中需要深度或严格肌松的病人 Patterns of stimulation 单刺激(single twitch stimulation) 刺激周期:10~20s 脉冲宽度:0.2ms 前后对照 优点:病人不适感轻 缺点:敏感性差 强直刺激(tetanic stimulation) 连续50Hz持续5s, 超强刺激电流50~60mA 刺激间隔需6~10分钟以上 优点:比单次刺激更敏感反映肌肉阻滞程度,监测肌肉阻滞性质 缺点:刺激部位疼痛,清醒病人难以忍受 30~100Hz 每组4个刺激脉冲,脉冲频率2Hz(0.5s),刺激时间总共2s. 每组间隔12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