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登幽州台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感情朗读并背诵。 2、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热爱祖国、兴我中华的远大理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州: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中国的别称是九州。 “歌”: 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背景链接: 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参谋陈子昂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陈子昂又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一诗。 给下列词语注音: 悠悠(yōu ) 怆然(chuànɡ) 涕(tì ) 岱宗(dài ) 决眦( zì ) 凌(línɡ ) 吟鞭(yín ) 遮(zhē ) 拄杖(zhǔ ) 叩门(kòu ) 豚(tún ) 箫鼓(xiāo ) 缘(yuán ) 衣冠(ɡuān ) 天涯(yá ) 诗歌解读: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翻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意:往前不见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诗歌解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指眼泪。 翻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意: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深入探究: 1.“念天地之悠悠”,你是怎样对“悠悠”一词作出赏析的?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2.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主题概括: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 望 岳 (杜甫) 教学目标 : ①感受写作背景; ②把握诗歌内容及感情; ③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 感受背景、把握诗歌内容及感情。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背景链接: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望岳》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诗歌解读: 岱宗:指泰山,旧时认为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山所宗。 青:指山色。 未了(liǎo):不尽。 诗意: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诗歌解读: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诗意: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诗歌解读: 荡胸:心胸震荡。 曾:同“层”。 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所致。 诗意:(望着)层云叠起,不禁心胸震荡,目送飞鸟归林,眼角几乎要裂开。 诗歌解读: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诗意: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放眼望去,所有的山就都显得矮小了。 深入探究: 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地的形象,写出了泰山占地面积之广、气势之大。) 尾联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主题概括: 岱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