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八讲清朝前期的云南.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讲 清朝前期的云南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清朝初期,吴三桂由于平定云南有功而镇守云南,逐渐把云南作为其分裂割据的基地,随着“三藩之乱”的平定,其在云南的统治随即崩溃。了解清朝对云南进行的设置和经营,进一步开发了云南,并通过在云南大部分地区的“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王朝对云南的有效的统治,巩固了西南边疆。 第一节 吴三桂在云南的统治 吴三桂原是明宁远总兵,统率部队驻守山海关。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其拒绝农民革命政权的招降,而是代表明末大地主阶级民族投降派的利益,打开山海关,迎清兵入关,并率所部军事力量,为满清统治集体充当先锋,围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南明政权。清顺帝封他为平西王,镇守云南。与他同时叛明降清,以镇压农民起义军而得封王的有: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子耿精忠袭爵),称为“三藩”,其中吴三桂的力量最为强大。 一、经济上的垄断 吴三桂在云南发展自己的势力进而割据云南。经济上的垄断,是吴三桂进行割据的基础。 圈占庄田:他不仅把明代封于云南的沐氏家族的庄田全部转为自己的私产,而且大规模地圈占土地作为“平西官庄”,使他一变而为云南最大的庄园主 加重赋税:另外,吴三桂全部恢复了明代后期的繁重的赋税,而且增立名目,加重征敛,仅盐课一项,三年之内就提高到明代万历年的的四倍以上;对于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吴三桂则是维护农奴制、奴隶制残余和土司制度。 勒索土司:1660年,吴三桂向清王朝提出“请准土司世袭,悉给印札”,然后借此勒索土司的金银财货。他还利用封王的特权,把地方经济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制造钱币:又操纵钱币的制造,强行在全国通用,以套购全国各地的物资,当时被称为“西钱”。 垄断矿产:他还将金、银、铜矿的开采、销售,变为自己的专利,强行民夫运往湖南、广东推销。吴三桂集中了巨大的财富,过着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他扩建五华山朱由榔的皇宫作为藩王府,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安阜园和莲花池别墅。为利用宗教维护统治,又于昆明东郊修建道观,以数百吨铜铸造“金殿”。 二、军事上的扩张 扩张军队:为达到做皇帝的目的,吴三桂扩充军队到十镇,每镇十营,每营一千二百人,总数达十万人以上。他向清王朝中央强索军饷,致使清王朝发给他的军费最高达一年九百余万两,占清王朝全年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天下赋半为三藩所耗)1660年(顺治十七年),清王朝中央要他裁减兵员五分之二,他以“边境未靖”为由反对裁兵,甚至假报敌情,挟边防以自重。 自制军备:他还秘密囤积硫磺、硝石,自行制造武器,并从西藏输入大量西番、蒙古军民, 险要镇守:水陆要冲,均安置心腹,造成武装割据的形势。 三、政治上的专横 政治上,吴三桂表现出更大的野心。 西选:他以亲王的特权,自行选用文武官吏,清王朝吏部、兵部无权干涉;另外,他还向全国各省推荐官吏,称为“西选”,到云南做官的人必须投到其麾下(其部将推为陕西提督、贵州提督、四川总兵、云南总兵),广植党羽,“西选之官遍天下”。 安排内应:他与中央的擅权大臣鳌拜勾结,儿子吴应熊又是清王室的驸马爷。京师朝廷无论大小事,都向他飞骑报闻。他还凭借权势,在云南推行极其残暴的统治,引起人民四处逃亡,社会秩序混乱。吴三桂专横跋扈的行为,逐渐在朝野引起强烈的反响。 四、吴三桂反叛及其败亡 随着清王朝对全国统治的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与“三藩”,特别是象吴三桂这样的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清王朝害怕地方势力强大危害到自己的统治,就决定削藩。吴三桂悍然于1673年11月21日发动叛乱,杀死云南巡抚,囚禁清廷专使,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打着“反清复明” 吴三桂在军事上的得势尽保持了一年多时间,到1676年和1677年,双方战争出现了相持不下的局面。康熙帝严斥了达赖五世“裂土罢兵”的主张,坚决削藩及平叛。从1677年开始清朝廷取得了明显的优势,逼迫叛军收缩困守于湖南,吴三桂则是财政来源日益匮乏,又屡被清军击败,完全陷于困境。 1678年3月,吴三桂已走投无路,匆忙在湖南衡州(阳)登位称帝,国号“周”。8月,暴病而亡,其孙吴世璠即位。1679年,吴军主力十四万人先后被清军歼灭于长沙、岳阳、衡阳等地,其孙从广西被打退到四川,最后退回云南。1681年,清军围困云南。11月,攻占昆明,吴世璠自杀。吴三桂发动的分裂割据战争,打了八年,最后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康熙帝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不再分封王爵,直接委派巡抚、总督治理各省。裁撤藩镇及其直辖的地方军等。在云南,变卖了吴三桂霸占的庄田,招抚逃亡的农民复业;安置兵丁家属垦荒;鼓励私家集资自行开矿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恢复和促进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清朝在云南的设置和经营 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在云南的统治,就其政治、经济制度的实际内容来讲,是明代的继续和发展。在本质上说是明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