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趣味心理学 从 众 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实质是群体压力使得个体改变其行为,并以某种方式来行动。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糖果实验 糖果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卡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的心理实验——糖果实验。实验对象是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该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中学毕业。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糖。”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他们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那些以坚韧的精神获得两颗糖的孩子,到中学时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的精神,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在追求目标时,也能和小时候一样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而那些经不住诱惑而只吃到一颗糖的学生,在中学时则表现出没有耐性,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容易因挫折而丧失斗志,心理承受力差,也因易怒而常与他人争斗,而且像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对两者学业能力的测试结果也显示,“延迟者”比“不等者”在学业成绩上平均高出20多分,在随后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延迟者”在事业上的表现也出色的多。 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 心理学家 菲利普·津巴多 美国斯坦福大学 实验把征募来的通过了专门测试的受试者——24名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作狱警,一组扮作犯人。 调查人的虐待心理倾向是先天还是后天 实验开始的相遇是尴尬,毕竟对于看守和囚犯双方而言,都需要时间进入角色。 学生囚犯开始挑战权威:撕掉缝制于衣服身上的编号,把自己锁在牢房内不理会看守的命令,并取笑看守。 看守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作为监狱长和实验负责人的津巴多则告知看守们要自行解决问题。于是看守们采取措施对囚犯进行“镇压”:脱光囚犯的衣服、把囚犯进行数个小时的禁闭、没收枕头和被褥、取消囚犯的进餐、强迫囚犯用手清洗马桶等等。 这些“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看守”学得好快,如果看过任何一部关于监狱电影的话,这都是看守的狱警常用的策略。随着实验进行,看守们采用的惩戒措施日益加重,以至于实验人员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提醒。 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极度精神压力而出现哭泣、咒骂等各种各样的歇斯底里症状而退出了实验。 实验仅仅进行了不到六天的时间,“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一个好人已经被一群“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折磨得濒临崩溃。 旁观者效应 一、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对比) 二、社会影响结果(从众) 三、多数人忽略 (应激) 四:责任扩散 注意: 1、即使人被催眠,人也不会失去意识! 2、催眠是使人进入变性意识状态 (恍惚状态) 3、催眠本质: 自我暗示 神奇的催眠 神奇的催眠 美国催眠大师大卫?艾尔曼说,把催眠应用到医学领域,才能更好的体现催眠的价值与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光搞培训与表演,可能永远只能做跳梁小丑。? 1、约会时迟到:再等五分钟; 2、饭店老板:菜已经做上了,马上好; 3、哥们儿,借点钱,明天还你; 4、睡觉前:明天起,要好好学习; 5、恋爱初:我们就是普通朋友; 6、考试时:我没抄。 谎 言 我们要说多少次谎言? 1、某次调查了2000名英国人,男性平均每天撒谎6次,每周撒谎达42次,一生撒谎12万次,是女性说谎次数的2倍。? 2、调查称,中国人一生要说8.8万次谎言。 3、十分钟的谈话中会有3次谎言。 83%的受访者称,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人是否说谎。?? 我们为什么要说谎? 生物进化论认为,欺骗是自然界为了更好的繁衍而进化出来的本领。 语言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标志之一,谎言也就成为人类的一种本能。 谎言的目的 获得利益 躲避伤害 总体来说就是保护自己 林语堂 人的个人修养,有三个原则性的问题。 1、要学会说谎 2、具有绅士风度的说谎能力 3、对于谎言,一笑了之,保持心情平静 我们如何对待谎言 保罗-艾克曼 谎言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性,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要正确的理解,有时善意的谎言是必须的。 测 谎 1、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超过一秒钟便是假装的; 2、撒谎者不像惯常理解的那样会回避对方的眼神,反而更需要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说的话; 3、男性鼻子下方有海绵体,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 4、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编造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能否流利准确地进行倒叙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标准之一 5、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所说的是真话;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6、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