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国家”我来诵.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3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我来诵 教案 潼南区梓潼初级中学校 向全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分类收集诗歌,积累并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学习朗诵诗歌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实践运用。 3、情感态度:通过诵读爱国诗词,激发学生爱国热忱,并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教学重点:积累诗歌,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是的,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屈原爱国,留下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难”的沉痛叹惋;文天祥爱国,捧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子之心;范仲淹爱国,敞开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襟怀;陆游爱国,却道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一片忠诚。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爱国都是一种神圣、高贵的情怀。今天,我们一齐来参加“天下国家我来诵”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在活动中陶冶爱国情操、提高朗诵能力。 二、Part1“爱国诗文我采集”: 师:首先,进入“爱国诗文我采集”环节.同学们,你们收集到哪些古今中外的爱国诗文呢?请大家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出来。 生:回答句式——“我是第 小组的 (名字),我收集的 是 部分,作品有 (作者)的《 》、 (作者)的《 》……” 师生:(抽查) 师:看来,同学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出色哦。相信大家在收集的过程中,也会被这些爱国文人的作品所感动,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爱国情操的熏陶。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有国诗词文朗诵来加深理解,让爱国的种子在我们心里不仅生下根,还要长成参天大树! 三、爱国诗词朗诵会 Part2“朗诵技巧我来学”: 1、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标准的普通话,用清晰、响亮而富有激情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 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 一种独立 的语言艺术。 2、朗诵的特点:朗诵是语言艺术的最高阶段。其显著的特点是语气、语调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轻重缓急、快慢相间。同时,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3、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1)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2)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和长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语法重音: 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 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 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如果一句话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3)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4)句调 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子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3.平调。 句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调。 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 ●● 停连——几种值得注意的情形: (1)没有标点却要停顿。如: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2)有标点却不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