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授课:双峰三中 朱旭东 2010年4月 第三课 托 物 寄 情 了解美术家表达深层自我的不同方式,尤其是以隐晦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和机制; 学会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借助背景材料和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义; 理解个性自我在视觉图示之间的关系; 养成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导 学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梅 凌霜傲雪 品格高洁(毛泽东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兰 高洁的情操,隐士的象征 (比喻人品“清高”) 宋 杨万里 《兰花》 “生无桃李春风面 名在山林处士家” 陈毅:“幽兰生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偏山隅。” 竹 虚心 劲节 (比喻气节) 菊 傲霜 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 陆游 《晚菊》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 墨梅图 (中国画 纸本)(元 ) 王冕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梅花以其盛开于早春、冰肌玉骨的傲雪特征象征着古带文人所尊崇的高蹈远引、孤芳自赏的性格。 赏 析 墨兰图 (中国画 纸本)(元 ) 郑思肖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因为“土为番人夺”,他画的兰花经常露根不见土,有时画兰还题“纯是君子,绝无小人。”可见,他的兰花寄托了强烈的政治寓意,把花鸟画的托物寄情传统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植物人格化 大树风号图 (中国画 纸本 1500)(明 ) 项圣谟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流露出画家作为遗民的内心痛苦和抑郁,并表达了对旧王室的怀念和敬意。 内涵 墨葡萄图 (纸本 明)徐渭 链接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徐渭:[明]字文长,号青藤、天池,山阴人。他在诗文、书法、戏曲、绘画上均有独特造诣,在水墨大写意花卉方面创造性的贡献尤为突出。 题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简 介 牡丹礁石图 (纸本 明)徐渭 链接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书法 (纸本 明)徐渭 链接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安晚帖 (纸本 清)八大山人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哭之 笑之 题 跋 花鸟 (纸本 清)八大山人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花鸟 (纸本 清)八大山人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二马图 (中国画 绢本) (元) 任仁发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以隐喻的手法,讽刺“肥一己而瘠万民”的贪官污吏,而那些“瘠一身而肥一国”的却不被重用,终生不得志的士大夫鸣不平,借以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心志。 动 物 人 格 化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奔马 (中国画 现代) 徐悲鸿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画 唐) 周昉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骏骨图 (中国画 南宋) 龚开 南宋遗民画家 艺术家的卧室 (油画 布面 1889) (荷兰) 凡.高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室内景物 (油画 布面1956) (台湾) 李石樵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剪花娘子 (现代) 库淑兰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人物形象表达情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