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声部重唱的徵调套 曲
广 西 平 果 壮 族 嘹 歌 曲调 研 究
黄 宪
西饮誉 “歌海”之称 。位于 “歌海”中西部地 础上重新对平果嘹歌所有曲调逐一记谱 ,包括 “哈嘹”、
区,蕴藏着壮族民歌 “富矿”——平果县嘹 “那海嘹”、“迪咯嘹”、“嘶咯嘹”曲调,此外还记译了 “三
歌。随着新广西文化建设的开展和壮学研究 弄长嘹”、“布屋长嘹”、“酒嘹”、“文歌”等,新增记录 “旧
的日渐深入,嘹歌作为壮族文化孕育的民间音乐样式, 城调”,以及 “那海嘹”极富审美价值的变腔③。
也日益为学界关注。本文以笔者的田野调研资料分析 最后,进行二度创作。在收集原始资料基础上分类、
为基础 ,将问题研究指向平果嘹歌的曲调特点分析,并 整理、分析研究,进行二度创作。其中 《幸福永世情》q
以此为 切“入点”,指涉壮族嘹歌 曲调音乐文化审美终 一 首多声部嘹歌合唱曲,选取平果嘹歌中适合表现歌词
极意义。 内容的多个曲调组合而成,在保留原审美特质前提下,
一 结合嘹歌 “旋法”及和声特点提炼改进,使歌曲有了表现
、 田野文本观测:
手法上的发展和提高。
嘹歌民间活式样态的把握
显然 ,我们着眼于嘹歌田野文本,通过田野文本的
音乐是一个族群的特有文化生命记忆承载物。用旋 活态性样态的观测和把握,从 “音乐民族志”描述视角,
律和节奏赋予基本的人类观念以具体形式,使得文化变 来观照嘹歌曲调问题 ,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分析嘹歌
得容易记忆并具有吸引力。传统民族音乐研究,关乎曲 曲调特征。
词和曲调,其调研方式以 采“风”为主,值得肯定。而在学
二、多声重唱定调:嘹歌曲调特征分析
科多重交叉和互融的今天,传统的研究范式也逐渐显现
其局限性,对传统的 采“风”做出反思是必要的。因此,文 平果嘹歌具有广西中路壮族山歌的特点:调式为徽
化人类学意义上的 “音乐田野民族志”_n也就应运而生。 调式,双音,有长腔,旋律舒展、婉转等。
笔者自2005年以来,多次赴平果县进行田野考察,收集 1.声乐套曲多样生成 平果嘹歌的音乐自成一个
平果嘹歌曲调,进行系统研究。 系统,有若干个曲调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地形成套
首先,第一手资料搜集。搜集到六种嘹歌不同曲调 曲。各个曲调具有各 自风格和特点,具有各自的表现优
的原始录音、图片和相关文字资料。专程采访 当地民间 势和功能 ;但总体上又是统一 ,都出于一个根,一个源 ,
歌手黄英武 、林雪丽、马宝学等 ,多次与歌王黄国观交 有着共同的音乐特质和美学特质。
流,收集到相关手抄本,并对其演唱进行录音、录像,获 笔者认为 ,之所以出现如上述这样的情况 ,原因
取原始资料。 有三 :一是按嘹歌交流环境来说 ,嘹歌各种曲调总体
其次,深度调研。从民俗心理、音乐美学等方面视角 风格和特点相同、相近 ,是因为歌圩文化活动让各地
对嘹歌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深入田野,了解嘹歌在平 歌手之间长期得以交流的结果;二是从历史文化发展
果县各地的状况。发现当地民众对嘹歌的喜爱集中反映 层面来说,历史上交通阻隔造成空间上的相对文化分
在歌圩文化场域②。同时,向该县艺术团歌手林锦凤及歌 块,使不同地域的歌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