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角形中位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并掌握它的性质定理。
2、初步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求解与推理。
3、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变式思维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
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证明
导学指南
情景问题
B
B .
C
2 小明是这样做的:先在B,C外选一点A,连接AB,AC,然后测出AB,AC的中点D,E,再连接DE,测出DE的长,由此他就知道了BC间的距离。你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
二、画一画,观察与思考:
1、画△ABC边AB边上的中线CD,取边AC上的中点E,连结DE,线段DE是中线吗?
2、尝试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
3、实践与猜想
请度量DE和BC的长度:
猜想:DE和BC的关系(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二 解决问题
1 .试证明你的猜想
写出 :
已知
求证
证明:
2.用文字语言表述上述结论:即 中位线性质:
3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请画出来。.
4被三条中位线分成的四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你能说明吗?
三、知识应用:
1 、练一练:
1.5PABFGECD①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周长是多少?如果△ABC的三边的长分别为a
1.5
P
A
B
F
G
E
C
D
②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S, 顺次连接各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
③AF=FD=DB,AG=GE=EC,FP=PC,PE=1.5,则DP= ———,BC= ———
2、例题
ABCDEFHM如图,顺次连结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E,F
A
B
C
D
E
F
H
M
SHAPE
3 .巩固练习:1、第P83页 练一练1、3
4、课余探究:
① △ABC中,BD平分∠ABC且BD⊥AD,E是AC中点,试说明:DE∥BC.
②. E、G是△ABC中,AB边上的三等分点,H、F是AC边上的三等分点。(1)GH与EF; (2)GH与BC; (3) EF与BC,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四、教学回顾:
1、基础知识:
= 1 \* GB2 ⑴三角线的中位线、以及它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
= 2 \* GB2 ⑵三角线中位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2、基本技能: 3 你的感受
证明 “中点四边形”的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对角线。
六、作业布置:P85习题A 9、13、 14 B 1
三角形中位线教学反思
这堂课与其说是一堂示范课,还不如说是一堂课改课,我只想围绕学校申报的课题“高效课堂三、四、五教学模式”做课改的尝试,也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课堂设计上力争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课堂实施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把激励机制带进课堂,从而探索一种又适合我校实情的课改模式。
课后我作了如下反思:导学案的设计对学生课前预习起了较好的指南作用;对教学过程的每个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体现了知识的严谨;恰当的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求知识的热情;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主体,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采用了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而得到解决。整堂课有6个学生充当了小老师展示了他们的精彩,增添了课堂的活力,也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正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更增加了课堂效果的筹码。通过练习与作业的展示表明学生对本堂课知识掌握较好,基本上都能运用中位线性质解决基本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也使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如:在中位线的性质的证明方法和例题的解答上学生都能想出异于课本的证明方法,这是学生智慧的体现。因此我们教者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多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索。从而在每一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同时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要做好每个教学课堂的设计,要立足于最大可能的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激起思维的的浪花。
在这堂课里面,我觉得还有要改进的地方,离课改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把课堂交给学生还没有全面放手和放开;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气氛不够浓烈;学生展示的面还不够大。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课改是教学的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开启学生智慧是教者追求的永恒目标。
曾剑英
数学组评课
参加评课人员:李国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肾动态显像dynamicrenalimaging.PPT
- 人教版(2024新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appy Birthday!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旅游大类为例.pdf VIP
- 《小班美工区中幼儿教师指导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9700字.docx
- 三级烟草专卖管理师岗位技能鉴定试卷答案.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人文武隆形考一 (2).docx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 手术讲解模板: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ppt
- 壹号土猪市场营销分析.doc VIP
- DELI得力 M201CR用户手册 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