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标技术终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 新建铁路遂宁至重庆线位于xx盆地中部~东南部,起于达成铁路xx站xx端,线路两跨xx,经xx县直取xx市,两跨xx,至重庆市xx与xx铁路北碚站相接,起讫里程DK0+910.85 ~DIK127+600,长127.793km。 本标段为站前工程第xx段,工程起点里程为BK93+456,终点里程为DK107+550,全长13.35156 km。线路经合川铜溪、盐井两镇,跨临渡河,其具体地理位置关系详见地理位置示意图。 1.2.工程内容 本标段主要工程有:路基土石方3604082断面方,路基圬工90834.2立方米,桥梁6座1689.58米,涵洞37座1298.29横延米,隧道6座3493米。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改移道路 公里 1.982 2 路基 区间土石方 百断面方 12089.48 站场土石方 百断面方 23951.34 圬工 立方米 90834.2 3 桥梁 特大桥 座-米 1-526.25 大桥 座-米 3-1071.4 中桥 座-米 1-54.99 公路立交桥 座-米 1-36.94 4 涵洞 盖板箱涵 座-横延米 37-1298.29 渡槽 座-横延米 1-45.26 5 隧道 全长≤1000m 座-米 5-2165 1000m<全长≤2000m 座-米 1-1328 1.3.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单线,预留双线条件 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140km/h,线路平面和桥隧工程等预留160km/h净空限界 限制坡度:6‰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1600m,遂宁出站端700m,东阳站至北碚站600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客车SS8、货车SS3B 牵引质量:3500t 到发线有效长:850m 闭塞类型:半自动 1.4.工程建设工期及质量标准 工程建设工期:站前工程xx年12月30日开工,xx年12月31日全部建成。 质量标准: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的要求。 1.5.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本标段属丘陵地貌,上覆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坡洪积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地层单斜,节理不甚发育。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主要有软土、煤层瓦斯。在丘间槽谷、堰塘、水田浅层和表层多分布有全新统冲洪积、坡洪积流塑~软塑状淤泥、淤泥质粘土、软粘性土等,表层软土厚度一般小于3m。元通寺隧道进口通过粉粘土和粉粘土夹碎石层,开挖后土体可能产生顺层滑坡;龙家沟隧道出口穿过一错落体,长约120m,宽200m,厚5~30m,顺山脊分布,前缘凸起,后缘由于错落体发生变形成陡坎,陡坎下形成平台;松林堡隧道穿过煤层,出口为低瓦斯工区,地下水较发育,预计最大涌水量为3935m3/d。 沿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大多数为HCO-3-Ca2+型,部分HCO-3-Ca2+、Na+型、HCO-3-Ca2+、Mg2+型等,一般为低矿化度淡水、软水、弱酸水~弱碱性水,无侵蚀性。 工程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湿度大。多年平均气温180C,多年最低气温-3.70C,多年最高气温41.40C,多年年降雨量1124mm,最大日降雨量232.1mm。 本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1.6.施工环境及条件 本合同段经过合川市铜溪、盐井两镇,所在地区乡村、果园较多,区域内有合川至铜梁省道、212国道等公路,合川以西交通不便,地形起伏较大,沿线虽有地方乡村道路,但均不能直接进入施工现场。 该标段条石、块石、片石、碎石等材料,储量较丰富,当地砂为粉细砂,中粗砂缺乏,水源充足,电网发达,电力充足,通讯方便。 1.7.工程特点、重点、难点 1.7.1.工程特点 1.7.1.1.线路长、工程综合性强 本标段全长13.35156km,工程综合了桥梁、路基、站场、隧道等项目,由于线路经过丘陵地区,使本标段具有桥隧集中(桥隧长度占标段的38.82%)、软土地段多、分布广等特点。 1.7.1.2.地形、地质条件差 本标段有14段路基需作软基处理;元通寺隧道进口通过粉粘土和粉粘土夹碎石层,开挖后土体可能产生顺层滑坡;龙家沟隧道出口穿过一错落体和212国道,洞顶埋深最浅处仅3m,两隧地表进行加固后才能开挖进洞;松林堡隧道穿过煤层,出口为低瓦斯工区。 1.7.1.3.新技术应用多 1.7.1.3.1.地基加固采用在西南地区铁路中较少使用的旋喷桩、振冲碎石桩等方法。 1.7.1.3.2.路基填筑中广泛采用土工合成材料。 1.7.1.3.3.隧道浅埋段超前支护视情况将采用大管棚、小管棚、Ф25中空注浆锚杆等手段,围岩加固应用格栅钢架或BHW270钢带等系统锚杆组成一体等方法。 1.7.2.工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