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灌涨镇杨营小学 杨旭哲 一、蚕病及治疗 1、脓病:是杨营蚕区最常见的多发性蚕病,是危害桑蚕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脓病包括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 (1) 血液型脓病:俗称“水白肚”、“拖白水”。该病是病毒寄生于血球内,使血液变成乳白色。症状:个体乱爬狂躁,体色乳白,环节肿胀,皮肤易破,流出乳白脓汁,排出脓后,身体萎缩而死,又腥臭。此病感染性极强,从感染到发病,一般只有3-4天。 (2)中肠型脓病:俗称“干白肚”,病毒寄生于中肠圆筒形细胞质内,症状:群体大小不均,眠起不齐,发育迟缓,身体瘦小,体色失去青白色,有下痢,排出白色污液或带白粘粪。一般从感染到发病7天以上,发病时间较长。 一、蚕病及治疗 (1)每回喂桑前观察蚕,用竹筷捡起病蚕、小蚕丢进石灰缸,然后集中深埋或焚烧,清理完毕后手必须消毒洗净再喂桑。 脓病防治方法: (2)每天喂桑清理病蚕后对蚕座撒新鲜石灰粉一次进行蚕体消毒。 脓病防治方法: 脓病防治方法: (3)蚕座、地面及蚕房周围环境、进出处、拖鞋等1—2天用1%浓度漂白粉澄清液喷洒一次,或用5%石灰浆消毒。 脓病防治方法: (4)蚕沙不能到处堆放,必须倒入固定的蚕沙坑中发酵灭菌。 脓病防治方法: (5)添食氯霉素抑制细菌危害,提高蚕体抵抗力。 用500单位的氯霉素1支兑温开水半斤,可以喷洒10斤桑叶,然后喂食。 (6)蚕病严重时使用的旧簇具必须彻底消毒,簇中死蚕、烂茧集中焚烧。 脓病防治方法: 2、僵病:是由真菌寄生引起的病害,蚕染病后尸体变硬,故称僵病。常见的是白僵病。其症状为:蚕体体表有油渍状病斑,初死时头胸向前伸出,手触略有弹性,不久渐变僵硬,尸体颜色灰白。 防治方法:用2—3%有效氯漂白粉进行蚕体消毒或用克僵一号给家蚕添食。 克僵一号用法:用克僵一号1支兑温开水1斤,可以喷洒20斤桑叶,然后喂食。 一、蚕病及治疗 3、空头病毒软化病:俗称“空头病”,由空头性软化病病毒寄生于蚕的肠胃组织而引起发病。空头性软化病的症状与中肠型脓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体色稍暗,胸部显著膨大,空头症状更明显,从肛门可挤出褐色污液,后部无白色横纹。 一、蚕病及治疗 空头病防治措施: ①要严格淘汰病蚕和弱小蚕。 ②坚持大蚕期每天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③添食氯霉素或红霉素。用法和预防脓病时氯霉素添食方法类似。 一、蚕病及治疗 4、细菌性蚕病:一般在夏秋高温多湿季节发病较多。细菌性蚕病包括黑胸败血病和灵菌败血病。 防治方法: ①认真做好常规的防病消毒。 ②添食氯霉素。预防期间,可在小蚕期每龄添食一次,大蚕期则每天添食一次。在蚕染病期间则每天连续添食2—3次。 ③尽量避免喂用湿叶。 一、蚕病及治疗 5、农药中毒症:蚕儿出现成堆乱爬、摇头、翻滚、大量吐水、体躯弯曲。 防治方法: (1)首先弄清蚕中毒的原因。如果是室外有毒气体飘入,立即关闭门窗;如果是桑叶有毒,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将中毒蚕捡出,用清水漂洗即捞出,再用冷茶水或者阿托品水浸蚕或喷蚕,数秒钟后即放到通风阴凉处喂给新鲜叶。 一、蚕病及治疗 二、坚持以防为主的综合防病措施 1.进入蚕房、采叶、切桑和喂叶前要洗手,进入蚕室、贮叶室要换鞋。 二、坚持以防为主的综合防病措施 2.严禁将病死蚕乱丢和喂家禽家畜,病死蚕必须投入消毒石灰缸中,集中深埋或者烧毁 ;不准在蚕室、贮叶室周围堆放蚕粪。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