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9
《袁氏世範》卷一「性不可以強合」──「舅姑當奉承」條
劉馨珺
前言
《袁氏世範》是袁采在任職樂清縣所完成的,一向被視為宋代家族規範的重要史料。然而從作者袁采的為官經歷及訓俗目的看來,其對於家族糾紛與人際關係的看法,可能是他處理過的案件或是一般縣衙常見的訴訟糾紛。因此,更進一步大膽而言,《袁氏世範》固然有描述某一階層(官紳?)家庭組織的條目,但是應該也有袁采對於地方官員在處理民訟時,若干心得與經驗。
《世範》分成三大部分:睦親、處己與治家。作者把「倫理」性的睦親列為第一,又花了很大的篇幅談論「天性」與「人倫」的關係,其主旨多半環繞在避免「爭財」糾紛的出現。所以就讀者的立場而言,不難看出袁采提出「睦親」的重點是在於解決爭財的問題。換言之,看似高談天倫的條目,卻內蘊現實問題,即財產的分配影響家族組織發展。
從「睦親」的研讀,一方面體會南宋家族成員間的互動,一方面卻看到身為父母官的袁采之譐譐教諭百姓,條目的內容並沒有太深奧的學理與典故,但是自然流露出父母官的為政之道,尤其地方官員對於家族爭財糾紛的處理原則與心態。
一、字詞解釋
1. 衢州信安:《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頁40,《明一統志》三衢:浙江衢州府。頁578,信安縣:(1)宋改常山縣置,即今浙江常山縣治(陳智超)。(2)本後漢新安縣,晉改名信安,唐改曰西安,故城在浙江衢縣境。(梁太濟)
2. 監登聞鼓檢院:王雲海主編《宋代司法制度》,頁34。凡經州縣監司等審斷不能直的案件,可經登聞鼓院、檢院、理檢院實封投狀進御,由皇帝指定官司重加審理。登聞鼓院,簡稱鼓院。宋初設鼓司,真宗景德四(1007)年五月九日「改鼓司為登聞鼓院」判院二員,以帶職朝官或卿監充,隸諫院。哲宗以後,一度屬中書省,高宗建炎三(1129)年專隸諫院。凡有關公私利濟、機密、朝政闕失、論訴本處不公、理雪抑屈、論訴在京官員及試換文資、陳乞再任等無例通進文字,均可經院進狀。
3. 劉鎮:《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宋元學案補遺》卷四十四。《宋人傳記資料索引》五/頁3915,字子山,一字可升,號方叔,溫州樂清人,(劉)銓從弟。年三十五中紹興十八年二甲第六名進士。與銓同學於從父祖向,及登第,任隆興府司法,移武義丞,改知長溪縣,政績卓著,官至隆興通判。
4. 蘇老泉族譜亭記:蘇洵《嘉祐集》卷十三「蘇氏族譜亭記」。(全文見下)
5. 鄭景元:《宋人傳記資料索引》五/頁3691,鄭伯英(1130─1192)字景元,號歸愚翁,永嘉人。與兄伯熊齊名,人稱大鄭公小鄭公。伯英俊健果決,喜慷慨論事,第隆興元(1163)年進士第四人,性剛,自度不能俯仰於時,甫任秀州判官,遂以親老丐祠。紹熙三年卒,年六十三。有歸愚翁集二十六卷。(《水心文集》卷二十一〈鄭景元墓誌銘〉)
6. 事父母譏諫:《論語》〈里仁第四」:「子曰事父母譏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7. 兄弟不能皆「令」:善也(《爾雅.釋詁》)《論語學而》「巧言令色」,《集解》令色,善其顏色。
8. 子弟須使有「業」:凡有所攻治者曰業,事物已為而未成也亦曰業。此處之「業」大率為事業、學業和職業,而不是家業。《孟子盡心下》:「有業履於牖上」。
9. 正室:《慶元條法事類》卷七〈職制門四〉「保官.保官狀」注:「初封妻則云,委是禮婚正室之類。」
《清明集》卷四〈戶婚門.爭業上〉「羅柄女使來安訴主母奪去所撥田產」:「羅柄戶計稅錢伍拾餘貫,正室無嗣,有婢來安生子一人。吾不為繼室所容,逼逐在外……」卷十二〈懲惡門.姦穢〉趙知縣「士人因姦致爭既收坐罪名且寓教誨之意」:「……婚以禮成,妻由義合,天倫所在,豈容或虧。縣令奉為,正救此事。自今月始,恪遵士檢,斷絕愛繩,思聖門之憤悱啟發,想釋民之勇猛精進,逐去淫婢,別婚正室。」
《清明集》附錄二《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使京宣義之於周氏果有夫婦之義,則不應溺嬖妾而棄正室,又不應棄周氏於曾品叟之家數年,而挈其妾以之官。……」
二、袁采與《袁氏世範》
(一)袁采
1. 登進士第年?隆興元(1163)年(《(天啟)衢州志》、《袁氏世範序─謹書》)(陳智超認為有待商榷)
2. 三宰?四宰?《(嘉靖)衢州府志》卷一0〈人物記〉:「登第,四宰劇邑,以廉明剛直,蒞民繩吏,皆有科條,著為三志,終監登聞鼓院。」可考者如下表:(古林森廣、陳智超)
年 時
縣 名
出 典
淳熙五年~十年(1178-1183)
浙東路溫州樂清縣(今浙江樂清)
《(永樂)樂清縣志》卷七〈宦跡〉
淳熙十(1183)年
福建路建寧府政和縣(今福建松政)
《(民國)政和縣志》卷十二
紹熙元(1190)年
江東路徽州婺源縣(今江西婺源)
《(弘治)徽州府志》卷四〈職制〉
3. 政績(評價)a. 剛明 祝禹圭:「廉而近介,公而過剛,勤而苦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