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EMI之layout-世纪电源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虑EMI之layout 一、走线 二、VCCGND切割 三、EMI相关元件摆放 四、接地 五、多层板问题 一、走线 1、走线(高速线处理) A、高速线(CLK,…)避免跨切割,避免走在板边缘(50 mils)和切割线附近,避免走在Slot下方和Via密集处,尽量少换层(优先级从高到低),保证高速线参考面完整。 B、CLK绕等长最佳方式,平行线间距量大(至少大于3倍线宽),耦合长度尽量小。(如下图)且不规则绕线或螺旋绕线优于规则蛇型绕线。尽量避免在IC,Slot下方,I\O附近绕线,最好参考面完整处绕线。 2、走线(差分线处理) A、差分走线的回返电流同样会走在参考面,而且大部分在参考面。同样要尽量避免跨切割问题,如下图: B、差分走线的匹配更重要的是线长的匹配,影响要大于间距不等。 ? ? a.单路信号电磁场分布 ? ? ? b.差分走线电磁场分布 3、走线(隔离) A、CLK与IO(30 mils),Power trace&shape(20 mils)其它有需要外接cable的信号线(30 mils)有间距要求。 B、不相干走线(多数指Power trace)尽量远离CLK区域和I/O域,避免被CLK区域干扰和干扰I/O区域。 C、AGND与GND区域走线要严格区分,尽量避免有互越现象。 D、伴地线对于EMI可有可无,要保证与其他信号线有足够间距即可满足EMI要求(20-30 mils)。但考虑到信号品质要有伴地线,则要打足够的下地Via,间距在800 mils以内。 二、VCCGND切割 1、切割(I\O) A、Back I\O处VCC与GND切割线尽量保持一致,切割线主要参照零件摆放和走线.一般在Bead下方transformer下方,要求bypass电容GND pin在I\O区内.避免两边走线有互越现象.I\O区内部各I\O间切割线可没有.影响:走线互越不一致. B、Front USB,1394,COM,GAME,Panel处是否切割?视实际情况,若切割会造成很多跨切割,或者使VCC,GND层变的很零碎,则不切割。优点:可以保证VCC,GND的完整性,有低的阻抗。 2、切割(CLK) A、一般情况,VCC层切割成CLK-VCC,GND层切割留缺口,或者VCC层切割成GND,GND层不切割。视实际情况,VCC与GND也可以不切割。如许多CLK可在Top层一次走完不需换层,则VCC层也可不切割。优点:保证VCC,GND的完整性,减少CLK多次换层。 3、切割(Audio区域) A、AGND与GND区域的切割线同样参照零件摆放,要求零件摆放时要区分,摆在各自区域,同时有AGND和GND成分的零件摆放在切割线上,便于切割。(I\O区情况类似) B、VCC与GND切割同样精良保持一致,避免有走线互越情况,影响同样有:走线互越切割不一致. 三、EMI相关元件摆放 1、高速IC及decoupling电容 A、高速的IC避免放在边或近I\O区. B、Decoupling电容多为于大型高速IC附近,如南北桥…,主要作用:充放电稳压和滤波.所以要尽量靠近接电源pin脚. C、另一种decoupling电容即EMI经常预留的电容,位置多位于CLK换层处附近(保证CLK回返电流完整),高速IC附近(滤波,防止IC杂讯对周围影响)或靠近I\O电源处(减小此电源对I\O的影响). 2、bypass电容 A、Bypass电容摆放位置应位于最近I\O connector处,正确连接方式如下,直接经过电容Pin脚再到Connector,不能有分支(基于减小高频下导线电感效应的考虑).CLK的RC电路中的电容有同样连结要求(RC要放于CLK源端). 四、接地 A、Top和Bottom走线层不要随意铺GND shape,如果有则要足够的GND Via(接地不良容易产生天线效应)。 B、I\O区要有足够的GND Via贯通各层,connector的固定pin脚也要通过Via与GND相连. C、Decoupling及bypass电容的下地pin脚尽量避免两个电容共一个GND pin,有条件的情况下一个电容通过两个GND Via下地。 五、多层板问题 A、对于6层或8层板,还需要注意如下问题,比较各层间距确定走线层的主要参考面;注意相邻走线层间的走线串扰(避免串扰方法是相邻走线层采取交叉走线)。 六、論壇 一般EMI/EMC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辐射(radiated)与传导(conducted)两个方面. 前者归属于频率较高的部分(30MHz)后者则是较低频的部分(30MHz). 所以不能只注意高频而忽略低频的部分. 一个好的EMI/EMC设计必须一开始布局时就要考虑到器件的位置, PCB迭层的安排, 重要联机的走法, 器件的选择等, 如果这些没有事前有较佳的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