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岩石应变率效应的DDA程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10月                      考虑岩石应变率效应的DDA程序  余德运ꎬ等                      45 doi:10.3969/j.issn.1001 ̄8352.2015.05.011 考虑岩石应变率效应的DDA程序❋ ① ① ② 余德运   刘殿书   何成龙 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ꎬ100083) ②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ꎬ100081) [摘  要]  针对原经典DDA程序在研究岩石动力学问题时不考虑岩石的应变率效应ꎬ在DDA程序中引入与岩石 应变率相关的动态强度表达式ꎬ将块体间接触弹簧破坏准则发展为动态破坏准则ꎬ进而完善DDA程序对岩石动力 学破坏问题的处理能力ꎮ 用原DDA程序和改进DDA程序对动载作用下岩石单轴拉、压破坏实验进行模拟ꎬ两者的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作用下ꎬ原 DDA程序得到的失效应力和破坏形式基本没有变化ꎬ这与 实验结果不相符ꎮ 但是ꎬ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作用下ꎬ改进的DDA程序得到破坏形式能与实验结果相符ꎬ且能体现 动载作用下岩石动态强度随加载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的强度特性ꎮ [关键词]  非连续变形分析ꎻ应变率ꎻ数值模拟 [分类号]  TD235ꎻO342 引言 1  原DDA 程序中的岩石断裂处理方法及存在问 DDA(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方法是 题 [1] 1984年由石根华 提出的一种对诸如岩石等不连 1.1  原DDA 程序中的岩石断裂处理方法 续块体系统的力学响应问题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法ꎮ DDA程序研究岩石力学问题时ꎬ将岩石节理分 该方法以块体的位移为未知数ꎬ基于最小势能原理 为真实节理和虚拟节理ꎬ如图1所示ꎮ 建立平衡方程ꎬ计算效果高ꎬ并且能充分考虑研究对 象的不连续特性ꎬ可模拟不连续块体的非连续变形 和大位移运动情况ꎬ已成为研究岩石这种典型的不 连续介质的力学响应问题的重要方法ꎮ 岩石在动载与准静载条件下的力学响应的区别 在于:动载荷下的力学问题需要考虑两种动态效应ꎬ [2] 即惯性效应和与材料本构相关的应变率效应 ꎮ     原经典DDA程序研究岩石动态力学问题时ꎬ岩石的 图1  DDA程序中的岩石节理划分 强度固定不变ꎬ仅通过添加动态系数来考虑惯性效 Fig.1  Division of rockjoint in DDA program [3] 应 ꎬ不考虑应变率效应ꎬ因此精确度不高ꎮ 一直     直实节理即为岩体中客观存在的节理ꎬ并假设 以来ꎬ从事 DDA 程序学习和研究的专家、学者用 其节理面的抗拉强度为零ꎮ 虚拟节理是为了划分块 DDA程序模拟研究岩石动力学问题时ꎬ都没有考虑 体单元而虚构的节理ꎬ其客观上是不存在的ꎬ被虚拟 [4 ̄9] 岩石在动载条件下的应变率效应 ꎮ 节理分开的块体实际上是连续的ꎬ并假设虚拟节理 为了完善DDA程序对岩石动力学破坏问题的 面强度参数等于岩石的强度参数ꎬ从而实现块体之 处理能力ꎬ以期能够将DDA程序更好地应用到岩石 爆破等动态破坏问题的数值模拟当中ꎬ本文在原经 间的黏结ꎬ反映其连续特性ꎮ 如果接触弹簧力超过 典DDA程序的基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