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FORMTEXT65.020.01
FORMTEXTB 10?????
FORMTEXT?????
DBFORMTEXT23
FORMTEXT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FORMTEXT23/ 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秸秆原位堆腐还田技术规程
FORMTEXT?????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XXXX - FORMTEXTXX - 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 - FORMTEXTXX - 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 XXXXX—XXXX
PAGE 1
前??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杰、于洪久、张楠、郭炜、孙彬、钟鹏、常博文、王大蔚、左辛、汪潮柱、李丹。
秸秆原位堆腐还田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原位堆腐还田的术语和定义、秸秆堆肥前准备、堆肥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合于秸秆原位堆腐还田。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40 尿素
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609 有机物料腐熟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秸秆原位堆腐还田
收集粉碎的作物秸,添加水、尿素、秸秆腐熟菌剂,在空闲地块进行堆肥发酵,待作物秸秆完全腐熟后,将其抛撒还到农田中。
秸秆堆肥前准备
4.1 秸秆堆肥的地点
秸秆堆肥地点宜采取就近就地原则,利用田间地头、休耕地、废弃地等国家允许的空闲地块进行秸秆堆肥发酵。
4.2 秸秆堆肥的原料
秸秆堆肥原料可用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作物秸秆,长度宜小于 10 cm。氮源可用尿素。
堆肥方法
5.1 堆料碳氮比的调节
添加尿素调节秸秆堆料碳氮比为 25:1~35:1。尿素应符合 GB/T 2440 的规定。
5.2 堆料含水率的调节
在秸秆建堆前添加清水,调节秸秆堆料含水率为 65%。水质量应符合 GB/T 5084 的规定。
5.3 微生物接种
秸秆腐熟菌剂添加量为堆料总重量的 0.5%,秸秆腐熟菌剂质量应符合 GB 20287 和 NY 609 的规定。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5.4 秸秆建堆
将上述的作物秸秆与尿素、秸秆腐熟菌剂混拌均匀,建成高 1.5 m~2.0 m,底部宽 2.0 m~3.0 m,上部宽 1.5 m~2.0 m,长度不限的梯形垛,秸秆堆表面覆盖塑料布,用土将塑料布四周压实。秸秆堆肥应符合国家环保部提出的防渗、防雨、防溢流的规定。
5.5 适时翻堆
秸秆堆体温度上升至 65℃ 以上,且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秸秆堆体温度再次上升至 65 ℃ 以上,且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二次翻堆,添加清水,调节秸秆堆料含水率为 55%~60%。之后每隔1个月翻堆1次,一个堆肥周期可翻堆 4 次~5 次。当秸秆堆肥温度下降至 35 ℃ 以下,且连续两天温度差不超过±2 ℃ 时,停止翻堆。
秸秆抛撒还田
在整地前,利用有机肥抛撒机具将腐熟的作物秸秆均匀抛撒到耕地表面,抛撒应均匀,结合深翻整地将秸秆翻埋到土壤中,可适当配施一些氮肥,提高秸秆有机肥的肥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