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教师版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一课时 四、学法指导 1、考试说明:古代诗歌鉴赏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鉴赏方法 (1) 诗歌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或事物。 = 1 \* GB3 ①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 2 \* GB3 ②景物形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达主观的感情形象,即“意象”。 诗歌语言 = 1 \* GB3 ①理解关键词语:极富表现力的动词、丰富多彩的形容词(表色彩的词)、生动形象的叠词 = 2 \* GB3 ②鉴赏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平实质朴、清新明丽、含蓄委婉、婉约细腻、幽默讽刺、形象生动、豪迈雄奇、粗犷豪放、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悲怆幽怨、缠绵哀怨、…… 表达技巧 = 1 \* GB3 ①表达方式:A、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直抒胸臆 ) B、描写:渲染、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白描、明暗相衬、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上下; = 2 \* GB3 ②表现手法:映衬、反衬、化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画龙点睛、铺排、幽默、含蓄、象征、联想、想象; = 3 \* GB3 ③修辞方法:比喻、夸张、拟人、用典、起兴、借代、对偶、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互文、叠词、婉辞等。 思想内容: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感奋振作、激励友人。 〇诗歌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自学设计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中国古代诗歌大致可分为诗、词、曲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照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自由诗(现代诗)。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蜀相》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风庸颥,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功盖三分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君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都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合作探究 (本诗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 首联在表现形式上是起句设问,对句自答,一问一答中透出对蜀相的思慕之情。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1)“诗眼”分别“自”、“空”。 “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3、最能表现出诗人感伤、叹惋感情的是哪些诗句?写了诸葛亮哪些事?包含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事件: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

文档评论(0)

150****84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