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主义在文化保存及校本课程的作用.pdfVIP

文化资本主义在文化保存及校本课程的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Nov. 2018 / No. 6/ 教育学研究 文化资本主义在文化保存及校本课程的作用 姜添辉* [摘  要]  全球化体系助长美国取得霸权地位,并对国际社会输出其霸权文化,尽管此种情况 提升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却产生抗拒论与融合论两种争辩。抗拒论主张,输入国家为保护自身的主 权,以文化本土化的策略来维护国民的国家认同;融合论认为,由于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执行者,所以 能将全球化压力转化成自身需求,这种全球在地化的现象能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本文指出 这种争辩的关键点是,将能动性以及社会结构视为两个分立的维度,致使忽视他们的互补性。由于文 化资本主义符合权力菁英的经济利益原则,这能使文化保存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此种取向可提供更 好的平台,地方居民得以藉此发挥文化创新的能动性。 [关键词]  文化本土化;全球在地化;文化保存;文化资本主义;校本课程 一、 引言 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资本帝国主义的美国扮演跨国公司角色,对国际社会输出新自由主义。a b 这种举动促进全球化发展,并使资本主义成为世界体系的主要驱动力。 此种情境大幅扩张国际贸易 规模,其庞大资本利益使企业重心开始从国家内部转向国际舞台,这种转变标示出去国家化的危机。c 由于全球化带动区域性经济体的发展,以利于商品与服务进行跨国性的流动,这也削弱个别成员国对 国际贸易的控制权。de再者,全球化大幅推升国际经贸机构的影响力,其成员国必须遵从这些国际 机构的规范。上述这些变化显示出,全球化带动可观的权力流动,个别国家被迫将国际经贸控制权让 渡给国际机构,由于美国实质支配大部分国际机构,所以上述权力等于流向美国的手中。f 由此而言,全球化强化美国的霸权地位,此种情境有利于美国对国际社会输出其霸权文化,麦当 * 哲学博士,郑州大学全球化与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社会学学会教育社会学 分会(RC04)副会长,450001。 aB. Berberoglu, Globaliz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Nation-state: Imperialism, Class Struggle, and the Stat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Oxford: Rowman  Littlefield, 2003, pp. 21—23. bI. Wallerstein, World-systems Analysis,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23—41. cM. Miyoshi, “A Borderless World? From Colonialism to Transnationalism and the Decline of the Nation-state”, in R. Wilson and W.  Dissanayake (eds.),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London: Duke University, 1993, pp. 78—106. dA.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64—67.  eK. Ohmae, “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

文档评论(0)

江南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