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新罗留学生在华学习简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唐代新罗留学生在华学习简况   【摘 要】本文从新罗留学生留学原因、在华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学成归国后对本国的政治、文学和文化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唐代时期新罗留学生来华接受系统教育的情况。新罗各方面都受到了这种教育关系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说明了中韩两国早在唐代就建立了密切的教育文化往来,对中韩两国的教育史、科举史、文化交流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罗留学生;唐代;教育;文化   新罗是与唐代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海东邻邦。在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两国间除了频繁的政治、军事、经济往来外,还有着十分密切的文化教育互动关系。新罗不断派遣大批留学生入唐学习汉文化,成为派遣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这些留学生游学中原,接受系统专业的文化培养,成为参与唐代科举的重要群体。留学生因久居中华,饱受中国文化熏陶,不但对中国经籍典制、礼仪风俗、教育制度有直观的感受和全面了解,而且也把这些知识带回新罗,对新罗的改革和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中韩两国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新罗留学生来华留学的原因   1.新罗本国教育状况落后。新罗统一半岛前,本国无专门的教育机构,国家统治思想和人才教育选拔制度主要是花郎道。新罗王为改变旧制,学习唐朝先进制度,一方面模仿唐朝设立国学,仿照唐代官学制定相应学制,另一方面不断派遣大量本国学子入唐学习。   2.唐朝开放的教育政策。唐朝对新罗各种文化需求给予满足和帮助。贞观二十二年,新罗派遣文汪和金春秋来华,请求“诣国学观释典及讲论”,唐太宗拜文汪为左武将军金春秋为特进并亲赐新撰《晋书》;天宝二年,唐玄宗特赐《礼记》和《孝经》,令携归东国以推行礼仪教化……唐还允许留学生和本国的学生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及第者可以留唐为官。唐代这种坚持教育开放的姿态对新罗留学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推动作用。[1]P67   二、留学生在华学习情况   1.学习内容   (1)公共必修课:《孝经》、《论语》。   (2)选修课:儒经分大中小三类。大经为《礼记》、《春秋左传》;中经为《诗经》、《周礼》、《仪礼》;小经为《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选修课标准:“二经”(学一大经一小经或二中经)、“三经”(学大中小各一经)和“五经”(大经全学,其余各选一经)   (3)修业年限:《孝经》《论语》共学一年;《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年半;《易》《诗》《周礼》《仪礼》各为二年;《礼记》《左传》各为三年。   (4)考核方式:分三种:旬考、岁考、毕业考。旬考考查学生十日之内所学习的课程;岁考是考一年以内所学习的课程。考试结果分上、中、下等,如果连续三次列为下等或入学九年而无所成者,便要勒令退学。毕业考试由博士出题,国子祭酒监考,考试及格即取得应科举省试资格。   2.管理方式   (1)官派:留学生一般由新罗官方认真筛选后,奏明所派学生具体情况,向唐呈表申请,获准后随本国使节赴唐学习;自费:留学生搭乘本国商船至山东半岛登陆,再辗转赴洛阳或长安习业。   (2)人数:新罗政府每年向唐派10名左右官费留学生;唐朝也根据本国教育条件对外番留学生人数作一定限制,通常进士和明经各不超过10人。[2]P145   (3)留学年限:新罗学生在唐留学时间一般为9-10年。如果有留学生参加科举及第者,可以不受留学年限的限制。   (4)归国程序:留学期满,新罗政府向唐申请遣返,获准后可随本国使节离开唐境。如新罗国内出现丧告或战乱等特殊情况,唐政府也会定期遣返部分学生以示慰问。如《旧唐书?新罗传》记载,开成五年(840)四月:“鸿胪寺奏:新罗国告哀,质子及年满合归国学生等共一百五人,并放还。” [3]   3.参加科举。新罗留学生在唐求学期间,成绩优异者可以参加进士科试考试,及第者与唐代官吏一样享受朝廷俸禄。为示区别,唐人把对新罗等外邦士子及第者称为“宾贡进士”。(注:宾贡最初指古代地方推举人才的方式,唐穆宗长庆年间(821年)以后特指入唐游学应试的域外学子)这些“宾贡进士”可以出任中央或地方官吏,享受同等的官方俸禄。[1]P49   三、留学生在华生活情况   1.习业场所。唐代管理域外质子和留学生事务的主要的是鸿胪寺。新罗及其他域外留学生入唐后,由鸿胪寺登记管理获得“鸿胪寺籍”,然后与唐代生徒一起进入国子监学习。宋王谠《唐语林》卷五曰:“学旧六馆:有国子馆、太学馆、四门馆、书馆、律馆、算馆、国子监都领之。每馆各有博士、助教,谓之学官。……太学诸生三千员,新罗、日本诸国遣子入朝受业。”[4]   2.生活待遇。新罗留学生的求学费用一般是由两国政府共同承担,其中书资由新罗官方资助,每月的读书粮和四季的时服则是由新罗上表正式申请,唐廷批准后,传召鸿胪寺发放。唐代优惠的留学教育政策和生活条件对新罗士子有很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