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优秀教案参赛作品 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课 题: 《清塘荷韵》 课 型: 拓展阅读 课 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2013年 4 作 者: 董晓可 单 位: 枣庄第二十三中学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清塘荷韵》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设想】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堪称写莲的最佳“姊妹篇”。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季老笔下的荷花则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本文是一篇写荷的优美篇章,通过写作者精心养护荷花的经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本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能感悟到,但对文中作者的思想境界不能把握。作者如此挚爱莲,这和季老研究佛学离不开的。学生受知识面的限制,对此难以明白。教学时,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设计本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对文章整体掌握之后,再从文中找几个“点”,深入挖掘,不超出学生接受能力。因为这是一篇拓展阅读的课文,另外学生在前面已学习相关写莲的古诗文,对莲的优美婀娜的已深有感受,所以设计此课时,坚持不重复上面的内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文章蕴含的哲理理解和人生感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相关课程标准】 “默读有一定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 基础上,理 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 1.品读描写荷花的词句,欣赏荷花之形美。 2.理解文中抒情议论句含义,品味荷花之神美。 3.结合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悟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评价任务】 1.学生朗读,品味荷花之神美。 2.通过圈点批注找出抒情议论句,感悟作者喜爱荷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抒情议论句含义,品味荷花之神美。 2.结合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悟文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课前预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 1.自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阅读时遇到的生字生词。 旖旎 翘盼 接踵而至 燕园 睥睨 骨朵 旮旮旯旯 绿盖擎天 2.积累课内诗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 王籍《入若夜溪》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3.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季羡林的资料。 4.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先播放凤凰传奇的歌曲《荷塘月色》作为背景音乐。 师:荷花美丽而圣洁,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荷花都是情有独钟。周敦颐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君子高洁的品性;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的高洁优雅;而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86岁时写的《清塘荷韵》又表现了季老先生怎样的思想境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季老的《清塘荷韵》,感受其崇高的思想境界。 (板书课题) 1.牵手作者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作者相关生平。 学生自由发言,展示摘录: 学生a: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学生b: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学生c: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学生d:季羡林是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2.释解文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清塘”,作者居住的楼前的池塘,一池清澈的水塘。 学生:“荷韵”指荷花的神韵。文题点明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