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底電纜 帶你看看海底世界 目錄 海底電纜的歷史 海底電纜的簡介 海底電纜的構造 海底電纜的損害 海底電纜的未來 歷史-1 全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是1850年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由 John Watkins Brett ‘s 盎格魯-法國電報公司(Anglo-French Telegraph Company)開設一條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電纜,品質粗劣,沒有其他任何保障。 1851年11月13日,受保護的核心,即真正的電纜,被架設起來,1852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人被連接在一起。1852年海底電報公司第一次將纜線聯繫倫敦到法國巴黎。 1853年,英格蘭由一個電纜橫跨北海,被加入到荷蘭。 歷史-2 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了光纖電纜的發展。第一次跨大西洋電話電纜使用光學纖維 TAT-8,投產於1988年 1839年William Cooke 和 Charles Wheatstone 開始進行第一次試驗,用一條銅線,加上簡單的包裹,純試驗性質。 中國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是在1888年完成,共有兩條: 福州川石島與臺灣(淡水)之間,長177海浬。 簡介 海底電纜,又稱海底通訊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鋪設在海底,用以設立國家之間的電信傳輸。 首批海底通訊電纜提供電報通訊,後來開始引入電話通訊,以及電腦網路通訊。現代的電纜還用上光纖技術去傳遞數位訊息,並且設立更先進的電話通訊、互聯網與私人數據通訊。 截至2005年時,除南極洲之外,海底電纜已經覆蓋了世界上其他所有洲 構造 圖片: 損害 一旦多條海底電纜同時受損(如遭地震破壞),有可能導致區域性網際網路和長途電話服務的中斷,造成難以估算的損失,例如2006年恆春地震正是一例。 電纜往往容易遭到捕魚的拖網漁船,船錨破壞,甚至鯊魚咬斷。電纜有時也被敵軍部隊在戰時破壞。1929年紐芬蘭大地震,發生了一系列的跨大西洋電纜所引發大規模的海底崩塌。 光纖 光導纖維是雙重構造,核心部分是高折射率玻璃,表層部分是低折射率的玻璃或塑料,光在核心部分傳播,併在表層交界處不斷進行全反射,沿“之”字形向前傳播。這種纖維比頭髮絲還細,這樣細的纖維要有折射率截然不同的雙重結構分佈,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技術。 早期在長距離海底電報電纜展出鉅大的電力問題。 未來-2 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了光纖電纜的發展。第一次跨大西洋電話電纜使用光學纖維 TAT-8,投產於1988年。 光纖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漸變光纖,一是躍階光纖。前者的折射率是漸變的,而後者的折射率是突變的。 另外還分為單模光纖及多模光纖 近年來,又有新的光子晶體光纖問世。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