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企业信用分析
摘 要: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信用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社会危害最大的是企业失信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基于此,就企业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改进措施进行论述,以期推动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信用;成因;危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071-02
一、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
中国处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始时期,竞争秩序混乱,企业信用严重缺失,是人们感受最深、最为痛切的现象之一。引起这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益驱动。目前企业失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失信者很少或不需支付失信成本,反而可以从失信中获得相当的利益。这种极不正常现象的存在,一些企业自然就会置信用而不顾,选择失信这条低成本的获利途径。很多企业经营者以无形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最大战略、不懂诚信是永远可靠的资本。
2.道德失范。在社会道德规范不健全的条件下,失信者根本不讲道德,表现出不惜侵犯他人利益而追求私利的贪婪性和疯狂性。反过来,这种丧失道德之风,同时更加剧了企业信用缺失程度。尤其是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使一些追求暴利的经营者,在利润的驱动下以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以获取暴利。民间有句俗话:“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经商需要奸猾,只有不守信用才能赚到钱,这种思想根源是产生信用意识淡薄的基础。在商业交易中,应付货款拖欠不还、到期贷款不予偿还、贷款利息不予清偿的现象大量存在,企业借款偿还的信用意识十分淡薄,这都无不与企业管理者的道德意识挂钩。
3.监管不力。企业管理层不够重视,没有优秀的信用管理人员。目前,尚未形成一种完整的对企业、经营者和整个市场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虽然有了某种监管制度,但是执行者由于思想意识不够重视,无法完全的对失信者的违规违法行为监管到位。
4.惩罚不严。在多数情况下,对失信者违法行为打击不力,执法不严,往往按某种法律条文低限惩处。这不仅达不到震慑违法者的目的,在客观上还助长了企业失信之风的滋长。例如,对制假售假,《中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等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仿冒他人产品的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从这些规定可知: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商来说,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够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所以,从查处的制假售假案件来看,屡犯、惯犯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目前的惩处力度并不足以使制假售假者感到害怕。长期以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企业信用行为缺乏“硬约束”,致使目前社会上许多企业钻法律的空子,借改制之机恶意逃废债务等。
二、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
1.个别企业见利忘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制造和销售有毒物品。为了利益,企业失信,继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据研究统计:中国每年因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造成经济损失达5 855亿元人民币!至今,这个数据只见增长,问题非常严重。
2.商业欺诈,以假乱真,质量欺骗,坑蒙拐骗。据调查,中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有40亿份,合同涉及的金额达140亿元,而履约率只有50%;中国每年因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 800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假冒产品所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 000亿元;中国经济合同失效问题较为严重,由于一些企业不讲信用,互相拖欠货物构成连环债的资金总额达3 000~4 000亿元,占全国流动资金的20%;中国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的损失已占到中国GDP的10%~20%,每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局长在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VIP
- 西双版纳林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年回收5000吨废铅酸蓄电池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VIP
-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基于新高考命题趋势的知识框架构建.docx VIP
- 《管道顶进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沉井设计规程》.pdf VIP
- 《我家是动物园》PPT绘本下载.pptx VIP
- 一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2025年最新征信报告可编辑模版1.pdf
- 37-JJF 1234-2018 呼吸机校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