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截面柱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截面柱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介绍某工程截面为3250mm×5150mm的C60混凝土柱施工中,通过对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及混凝土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了柱混凝土的强度,避免了柱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大截面;高强;混凝土;温度控制;裂缝控制 某工程由三栋连体的高层住宅组成,下设两层地下室,埋深9.70m,地上31层,建筑高度96.55m,总建筑面积为112488m2 该工程在每栋楼两侧分别设置高四层的架空花园,架空花园每侧原设计采用两根钢骨架混凝土柱,因钢骨架每节重量达60T,考虑到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吊装极为困难,经甲方、监理、设计院、施工单位共同协商,钢骨架混凝土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柱强度等级为C60,每根柱宽度增加400mm,柱截面为1500mm×5125mm,每两栋之间的柱间净距250mm,在-0.40m以下(地下室顶板标高为-1.500m)两柱合一,截面为3250mm×5125mm,柱内配纵向受力钢筋334Φ32,复合箍筋均为Φ14@100。地下二层柱高为3.65 m,地下一层柱高为5.65m。柱平面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1 架空层平面示意图 图2 地下室平面示意图 1、大截面柱混凝土施工特点 1.1混凝土柱体积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达C60,为高强混凝土,施工期正处冬季,温控技术措施难度大。 1.2钢筋数量多、间距密,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下料,认真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密实。 2、施工准备 2.1配合比设计 2.1.1优化配合比的原则,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复合矿渣超细微粉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掺“N型”高效泵送剂,延迟水化热释放速度,使峰值有所降低,提高工作性和流动性,避免裂缝的产生。 2.1.2 (1)水泥 选用广东梅州“塔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抽样检查,水泥净浆稠度用水量在24.6﹪左右,水泥活性平均在59.8Mpa。 (2)粗骨料 采用深圳市深云石场的连续级配的碎石,最大粒径25mm,压碎指标9.4﹪,含泥量0.8﹪,针片状合量6.3﹪。 (3)细骨料 采用东莞产的细度模数为2.9的中粗砂,含泥量为1%。 (4)掺合料 采用广东番禺水泥厂产的“凤山”牌复合矿渣超细微粉,细度为600m2 (5)外加剂 采用深圳***建材公司产的“五山”牌“N型”高效减水剂。 2.1.3施工配合比(kg/m3) 水﹕水泥﹕砂﹕石﹕矿粉掺合料﹕外加剂=164﹕350﹕699﹕1070﹕150﹕17,水胶比0.328 ,设计坍落度10~12cm。复合矿渣超细微粉等量取代水泥,掺量30﹪。 2.2 现场施工准备 2.2.1商品混凝土厂预先备好所需材料,主要材料均需采取措施降温,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15℃ 2.2.2施工现场准备大量麻袋、黑色厚塑料薄膜、电子测温仪。 3、柱混凝土浇筑工艺 3.1浇筑方法 采用泵送混凝土,全面分层的施工方法,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第二层混凝土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3.2振捣 采用4根振动棒,在大柱内分区域认真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动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大于30cm,一般每点振捣时间20~30S,但要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3.3泌水及表面浮浆处理 混凝土浇筑至标高后,先用木刮尺刮平,将泌水赶走,同时将表面浮浆清除,再补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混凝土初凝前用木壳搓平、压实,以减少表面龟裂。 4、混凝土测温 4.1测温系统布置 4.1.1在每个混凝土柱中心设两个测点,测量混凝土柱中心温度,在柱表面保护层内设两个测点,以测量柱混凝土表面温度。 4.1.2混凝土泵口用电子测温仪,测量混凝土入模温度。 4.2测温制度 测温工作由专人负责,自混凝土开始浇筑后,混凝土升温期间每30min测温一次;当温度超过最高峰值后逐渐下降时,每2h测温一次。 5、混凝土养护 5.1柱模比混凝土面高150mm,混凝土表面盖双层麻袋后,蓄100mm高的水保温。 5.2柱模在混凝土浇筑前两天表面淋湿润保持至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湿麻袋将模板与木方之间衬实,然后用黑色厚塑料薄膜将柱模全面覆盖、裹紧,以控制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不超过25℃ 5.3设专门班组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并注意洒水保温,所用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中心测点温度相近。 5.4混凝土养护时间 据经验和现场混凝土不同龄期抗压强度,推定养护至30d,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已大于温降产生的拉应力,可停止养护。 5.5测温结果 测温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3 大截面柱混凝土测温

文档评论(0)

139****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