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疾病-佝偻病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不良的分度 轻 度 中 度 重 度 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15~25 25~40 40以上 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 0.8~0.4 0.4以下 消失 【并发症】 1.感染 2.自发性低血糖 3.营养性贫血 4.各种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缺乏最常见 【分型】 传统分型:(删除) 消瘦型:能量缺乏为主 水肿型:蛋白质缺乏为主 消瘦-水肿型:两者同时存在 【目前分型、分度标准】 1.体重低下 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 均值减2SD以下 低于均值减2SD~3SD为中度, 低于均值减3SD为重度 2.生长迟缓 其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 均值减2SD 低于均值减2SD~3SD为中度, 低于均值减3SD为重度 3.消瘦 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 均值减2SD 低于均值减2SD~3SD为中度, 低于均值减3SD为重度 【治疗要点】 去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 调整饮食 原则为:循序渐进,逐步补充。 轻度: 80kcal/kg(330kJ/kg) 蛋白质3g/kg.d 中度:60kcal/kg( 250kJ/kg) 蛋白质2g/kg.d 重度: 40kcal/kg (165kJ/kg) 蛋白质1.5~ 2g/kg.d 选择食物的原则: 1.要适合患儿的消化能力 2.符合营养需要: 高蛋白、 高能量、高维生素。 促进消化 消化酶、维生素、微量元素 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10~25mg,每周1~2次,连续2~3周 促进蛋白质合成,增进食欲 胰岛素疗法 必要时少量输血或氨基酸。 考题举例 1.小儿蛋白质-营养不良最早期的临床表现是(2014执业)   A. 体重减轻   B. 皮下脂肪消失   C. 体重不增   D. 肌肉松弛   E. 身高增长停滞 答案 C 考题举例 2.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夜间睡眠中突然昏迷、死亡。其最常见原因是 2015   A.窒息   B.低血容量休克   C.败血症并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D.心力衰竭 E.自发性低血糖发作 答案 E 考题举例 3.男婴,6个月。足月顺产,人工喂养。查体:体重5.4kg,身长66cm,前囟未闭,未出牙,皮肤干燥,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6cm,心、肺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2015 A.重度营养不良消瘦型 B.中度营养不良 C.轻度营养不良 D.重度营养不良水肿型 E.正常婴儿 答案 C (4~6题共用题干) 2岁小儿,体重8kg,身高80cm,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3cm,皮肤苍白 4.对该小儿的营养评价是 A.营养良好 B.营养过剩 C.轻度营养不良 D.中度营养不良 E.重度营养不良 答案 D 试题举例 5.给该患儿调整饮食,开始供给热量是 A.30~10kcal/kg B.40~55kcal/kg C.55~65kcal/kg D.60~80kcal/kg E.80~100kcal/kg 答案 D 6.凌晨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该患儿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四肢厥冷,该患儿可能出现了 A.低钙血症 B.心力衰竭 C.低钠血症 D.低血糖症 E.继发感染 答案 D 单纯性肥胖症 体重超过同身高、同性别、 同年龄小儿均值20%以上者 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诊断 体重超过均值20%~30%为轻度 超过30%~49%为中度 超过50%为重度 超过60%为极重度 谢 谢! * 营养性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概念: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 磷代谢失常,骨钙化不良, 引起骨骼改变。 【维生素D的来源】 (一)内源性 (皮肤)7-脱氢胆固醇 日光紫外线 胆钙化醇 (二)外源性 1. 动物性食物 肝、肾、鸡蛋黄、 鱼肝油等 2. 植物性食物 蕈类食物 主要来源 【维生素D的转化】 内源性 外源性 VitD(无活性) 肝脏 25-羟化酶 25-(OH)VitD 肾脏 1-羟化酶 1、25(OH)2 VitD(有活性) 靶器官(肠、骨、肾) 【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2.摄入不足 3.需要量增加 4.疾病影响 【发病机制】 主要原因 【生理作用】 1.25(OH)2VitD的生理作用 1. 促进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 2. 促进旧骨脱钙和新骨形成。 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甲状旁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