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深部订结时双手不能同时进入深部操作.须用一手指尖滑下按住线结处,缓慢用力,并徐徐拉紧 缝合 1.进针:用左手执镊,提起组织边缘.行手执已夹住针线的待针钳,缝台时用腕部及前臂的外旋力量转动持针钳,使缝针进入,注意针与被缝台组织呈垂直方向沿钎体弧度继续推进位针穿出组织少许。 出针:针体的前半部穿过被缝合组织后,即可用镊夹住针体向外沿针体弧度方向拔针 皮肤的缝合 缝合针选择: 三角弯针, 缝合材料选择:一般选用不吸收的丝线, 缝合方法:一般部位可用间断缝台;松弛皱部位可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或间断水平褥式缝合;面颈部可先做好皮下浅筋膜的缝合,再连续皮内缝合。有较大张力时,可用减张缝合法。 拆线 头、颈、面部伤口4一5天拆线 胸、腹、背、臀部伤口 7一10天拆续 双上肢伤口9—10天拆线; 双下肢伤n 9一ll天拆线, 手、足背伤口10一12天拆线 足底部伤口10一15天拆线; 减张切口14一16天拆线; 腹壁伤口裂开再次全层缝合伤门15-18天 谢谢 !!!!! 外科基本操作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切开 1.切口距离病变部位最近:切开后能从最短距离和最佳视野显露患处,有利于手术操作。 2.切口损伤要小:任何切口对组织都有损伤、在有重要血管、神经通过处,尽量避免 3.便于切口延长 4.切口要足够大:切口须有足够长度、方有利于病变显露和手术操作。 5.有利于术后功能、外形恢复:关节部位切口应避免垂直通过,以免术后康痕形成 6.顺皮纹切开:面部、颈部切口应顺皮纹线或皱纹线进行,根据需要也可顺轮廓线切开 切开 运刀得当:切入皮肤时,一般垂直下刀、水平定行、垂直出刀、用力均匀、不可偏斜, 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性切开,不宜多次切割和斜切。 切开带毛发部位时,应顺毛根方向切入,以减少术后秃发 切开时用左食指、拇指固定切口部位,必 要时可由助手协助固定切口处皮肤 切口保护 止血 一、压迫止血 用于较广泛的刨面渗血,一般采用干纱布直接压迫于出血创面数分钟,即可控制出血。 有时渗血较多,可将纱布垫浸于50一60度无菌热生理盐水中,拧干填塞压迫于出血创面3—5分钟,可较快控制渗血。 钳夹止血 对于明显的活动性血管出血,用血管钳尽可能准确地钳夹.一般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钳夹时不应夹住周围过多组织.并注意应使钳的尖端朝下。钳夹止血省时省力,适用于皮下组织内小血管的出血。钳夹止血为手术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止血方法。 结扎止血 单纯结扎止公:无用血管钳钳夹出血点,注意应使钳的尖端朝上以便于结扎后将缚线绕过血管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 2.缝扎止血:适用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先用血管钳钳夹血管及其周围少许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也可行“8”字缝扎。对于较大的动脉血管,通常采用双重结扎止血。 电凝止血 利用高频电流凝固小血管止血,实际上是利用电热作用使血液凝结、碳化,用于小血管出血, 可先用血管钳将出血点钳夹.然后通电止血。也可用单极或双极电凝镊直接夹住出血点止血。 五、止血带止血 1.橡皮驱公带止立:先于肢体裹上适当干纱布,然后用橡皮带自肢体远端向近心端螺旋形缠绕驱血至适当位置,将剩余橡皮带直接重叠缠绕于前臀上部、肘上或小腿上部、膝上,并用纱布扎紧。然后再由指(趾)端开始松解,直至橡皮带重叠纱布扎紧处 2.充气止血带止血:使用前先丁适当部 位垫纱布数层,然后缠绕袖带;最好先用驱血带驱血后,再将充气止血带打气至压力250一300mmHg,下肢使用时可打气至压力400一600mmHg,然后持续维持一定压力,并记录止血带时间。 每次止血时间以不超过60一90分钟为宜,如继续使用,可排气数分钟,待循环恢复后,再重新按上述步骤操作。 打结 单手打结法:适用干大多数手术的结扎。 双手打结法 持钳打结法: 单手打结法 持钳打结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