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302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放化实验室、废水处理设施及废物暂存库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次信息发布文本)
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编制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2013年12月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评价机构)受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建设单位)委托开展对“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化实验室、废水处理设施及废物暂存库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现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法规及规定,并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同意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化实验室、废水处理设施及废物暂存库改造项目
项目性质:实验室改造
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建设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嘉罗公路2019号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化实验室建成于1964年,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建成时间已久,该放化实验室电气线路、上下水管网已老化,通讯、消防、安防等功能部分缺失;实验室内主要工艺设备如屏蔽工作箱、手套箱等大多已难以满足新的实验工艺需求;实验室内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管道、放射性废液暂存系统也已老化。为提升放化领域研究的技术硬实力,满足将来放化相关研究的需要,放化实验室必须进行改造。
为研究和开发更加先进、安全和经济的第四代先进反应堆核能系统,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战略先导专项钍基熔盐核能系统(TMSR)专项,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该专项的依托和牵头单位。随着TMSR专项相关研究工作的推进,需要恢复放化实验室操作放射性核素和锕系元素的操作能力。
废水处理设施及废物暂存库作为放化实验室的配套设施也是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建成时间已久,很多工艺设备以及电气等设施都已经老化,同时,放化实验室改造完成后,放射性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将发生较大改变,因此需对作为配套设施的废水处理设施及废物暂存库进行改造。
通过对放化实验室、废水处理设施及废物暂存库改造,使实验室使用更加安全,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能更有效推进TMSR专项相关研究工作。
1.2建设规模和内容
本项目内容包括3个子项:放化实验室改造项目、废水处理设施改造项目和废物暂存库改造项目。
(1)放化实验室改造项目
放化实验室工艺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维修改造的目标是恢复操作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和锕系核素的能力,改造成适用于乙级、丙级放射性操作的放化实验室。放化实验室改造升级主要内容包括基建改造和放化工艺设施改造。
1)基建改造
基建部分的改造包括对原有房屋结构的加固改造、对四楼通排风机房进行拆除重建并重新布局;电气线路更换、给排水、货运电梯恢复、消防、通讯、安防、通排风系统、辐射防护监测等系统建设、实验室装修等内容。
2)放化工艺设施改造
本次改造内容为:除放化实验楼3楼东侧标记平台(甲级实验室)予以保留外,将原半热区改为乙级放化实验室,将剩余的区域除办公区外改为丙级放化实验室。涉及到的放化工艺设施主要包括:通风系统、放射性液体废物暂存系统、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系统、箱室设备的改造、其它辅助系统。
(2)废水处理设施改造项目
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内容包括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增加水泥固化系统,并对通风系统进行改造。
(3)废物暂存库改造项目
废物暂存库改造的内容主要为:为满足新建筑抗震标准,对基建进行加固改造;对放射性废物库的处理功能进行改造,包括增加废物压缩处理、标识检测;增加安全监控设备及其它运行使用和维护的配套设备。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辐射环境现状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103放化大楼为中心,对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土壤、地表水、植物、大气和γ辐射剂量率及对照点(设置在江苏太仓)进行定期监测,从监测结果看,近几年应物所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无明显变化,属环境正常本底水平。
2.2评价范围
本工程所涉及的103实验室改造属于乙级实验室,而废水处理设施和废物暂存库改造属于该实验室配套设施的改造,参考HJ/T10.1-1995,本次评价范围以103实验楼为圆心,半径为1km的圆形区域。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3.1 废物的产生与处理
3.1.1 施工过程中废物的产生与处理
(1)固体废物
改造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存放在实验楼的废旧物品以及拆除的通风柜、手套箱等、污染的墙面和地面;清理、去污过程中工作人员产生的二次废物等。改造过程预计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约90 m3,测量后解控废物570 m3,直接解控废物530 m3。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经处理、包装后在园区内暂存,最终将送西北处置场进行处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