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日微生物学信息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主办第卷第期年月青年微生物学者学术论坛举办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疫苗报告内容综述一组信息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年青年微生物学者学术论坛举办年青年微生物学者学术论坛一于月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主办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实验室承办来自复旦大学的高谦教授第二军医大学的潘卫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三所高校微生物学学科的近名教师和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学会副秘书长李碧城老师专程与会并介绍了本届学会理事会设立青年微生物学者学术论坛的宗旨
今日微生物学信息
NEWSLETTER OF CONTEMPORARY MICROBIOLOGY
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主办 第12卷 第2期 2007年6月
青年微生物学者学术论坛举办
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疫苗报告内容综述
一组信息
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2007年青年微生物学者学术论坛举办
2007年青年微生物学者学术论坛(一)于6月9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主办,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实验室承办。来自复旦大学的高谦教授,第二军医大学的潘卫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三所高校微生物学学科的近30名教师和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学会副秘书长李碧城老师专程与会,并介绍了本届学会理事会设立青年微生物学者学术论坛的宗旨,目的是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切磋学术、交流工作经验的技术平台,更好地为微生物学科发展服务。同时鼓励青年微生物学者积极参与“论坛”,关心、呵护“论坛”,使“论坛”越办越好,不断的发扬广大。
在论坛中,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系的蒋少华硕士生介绍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与部分大消化链球菌表面蛋白L单结构域随机组合,得到的新型进化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的免疫结合功能的研究;复旦大学分子病毒实验室的王重政博士生介绍了对于clpP基因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功能的研究,同实验室的王莉硕士生介绍了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致病机制研究中发现的新的相关基因的功能的研究。每个报告后,提问踊跃,讨论热烈。
本次论坛促进了上海高校微生物学学科青年科研人员间的学术交流,加强了各高校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的联系,拓宽了青年工作者在微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思路和视野,活动得到了参加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复旦大学 王莉供稿)
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疫苗报告内容综述
研究方向:一、禽流感病毒溯源;二、流感病毒DNA疫苗研究;三、基于反向遗传学的新型疫苗研究
禽流感病毒溯源;
2004年初,我国受邻近国家禽流感暴发的冲击和影响,养禽业受到了重创。全国范围暴发禽流感,为调查此次禽流感的来源和流行毒株的特性,2004年3月1日-3月26日我们组织了对广东和广西等地的调查。采集宿主范围:家鸭、猪、小鼠、野鸭、野生鸟类;采集样品种类:粪便、鼻咽拭子、泄殖腔拭子、血清。通过对禽流感状况的调查,我们从鸡、鸭以及野生鸟类体内分离得到50余株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其中9株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序,通过SNP分析的方法我们对这几株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数据分析证明病毒均起源于禽类,飞禽对于
流感病毒DNA疫苗研究;
多年的研究表明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DNA疫苗能很好的保护动物免受病毒感染。
NA疫苗在保护动物抵御流感病毒
感染保护效果评估
NA疫苗在保护动物抵御流感病毒感染方面起重要的作用,一系列研究显示NA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非常理想。我们用基因枪方法给小鼠免疫HA、NA、M1(基质蛋白)、NP(核蛋白)和NS1(非结构蛋白)DNA疫苗,结果显示HA或NA DNA疫苗免疫的小鼠能有效抵抗同源病毒株攻击。而M1、NP和NS1均没有起到保护效果。此外,将HA、NA和NP三种重组质粒分别免疫BALB/c(H-2d)、B10 (H-2b)和C3H (H-2k)三种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比较各自的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NA DNA疫苗在三种小鼠中均表现出很高的保护水平,而HA质粒只在BALB/c小鼠中有效,NP质粒则全无效果,说明NA是有效的抗原成分。NADNA疫苗还具有交叉保护的效果,从A/Guizhou/54/89(H3N2)、A/Aichi/2/68(H3和A/PR/8/34(H1N1)3个流感毒株中获得NA基因并制备成DNA疫苗,免疫小鼠后用致死量的A/Guizhou/54/89感染。结果显示,免疫A/Guizhou NA DNA疫苗小鼠能完全抵抗同源毒株的攻击,免疫A/Aichi NA质粒的小鼠对同亚型变异株(A/Guizhou)的攻击也有很高的存活率,而接种PR8 NA质粒的小鼠则无法抵抗不同亚型病毒株(A/Guizhou)的攻击。NA对于同亚型毒株的交叉保护效果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在《Vaccine》和《J. GEN. VIROL》上。
H1N1流感病毒HA、NA基因抗流
感病毒关键位点解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HA和NA基因抗流感的关键序列,我们以编码病毒A/PR/8/34(H1N1)HA、NA基因的质粒pCAGGSP7/HA、pCAGGSP7/NA(PR8)为模板,对HA、NA DNA 5’端或3’端连续缺失,构建了大小不同片段的截短的DNA疫苗。通过动物保护实验确定HA、NA的关键序列。
实验结果表明:HA基因中nt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