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 水利学院农水系 7.1 概述 7.1.1 灌溉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土壤理化性状、温热状况、小气候、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等 对作物的影响:产量、品质 7.1.2 灌溉方法 要求: 1) 灌水均匀。能保证将水按拟定的灌水定额灌到田间,而且使得每棵作物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水量。常以均匀系数来表示。 2) 灌溉水的利用率高。应使灌溉水都保持在作物可以吸收到的土壤里,能尽量减少发生地面流失和深层渗漏,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即灌水效率)。 3) 少破坏或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灌水后能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表土不形成结壳,以减少地表蒸发。 4) 便于和其他农业措施相结合。现代灌溉已发展到不仅应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而且还应满足作物对肥料及环境的要求。因此现代的灌水方法应当便于与施肥、施农药(杀虫剂、除莠剂等)、冲洗盐碱、调节田间小气候等相结合。此外,要有利于中耕、收获等农业操作,对田间交通的影响少。 5) 应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得一个灌水员管理的面积最大。为此,所采用的灌水方法应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使得管理所需要的人力最少。 6) 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应能适应各种地形坡度以及田间不很平坦的田块的灌溉。从而不会对土地平整提出过高的要求。 7) 基本建设投资与管理费用低,也要求能量消耗最少,便于大面积推广。 8) 田间占地少。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得有更多的土地用于作物的栽培。 分类及适用条件: 灌水方法一般是按照是否全面湿润整个农田和按照水输送到田间的方式和湿润土壤的方式来分类,常见的灌水方法可分为全面灌溉与局部灌溉两大类。 (一) 全面灌溉 灌溉时湿润整个农田根系活动层内的土壤,传统的常规灌水方法都属于这一类。比较适合于密植作物。主要有地面灌溉和喷灌两类。 1.地面灌溉 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方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 (1) 畦灌 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小畦。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渐湿润土壤。 (2) 沟灌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和畦灌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适用于宽行距的中耕作物。 (3) 淹灌(又称格田灌溉) 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使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 (4) 漫灌 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渗入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灌水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2.喷灌 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象天然降雨一样进行灌溉。其突出优点是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系数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并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但基建投资较高,而且受风的影响大。 (二) 局部灌溉 灌溉时只湿润作物周围的土壤,远离作物根部的行间或棵间的土壤仍保持干燥。为了要做到这一点,这类灌水方法都要通过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 水和作物所需要的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并且准确地按作物的需要,将水和养分缓慢地加到作物根区范围内的土壤中去,使作物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于 作物生长的水分、通气和营养状况。一般灌溉流量都比全面灌溉小得多,因此又称为微量灌溉,简称微灌。 优点:灌水均匀,节约能量,灌水 流量小;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耐盐能力;便于自动控制,明显节省劳力。比较适合于灌溉宽行作物、果树、葡萄、瓜类等。 (1) 渗灌 渗灌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的专门设施(地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所以又称为地下灌溉。近来也有在地表下埋设塑料管,由专门的渗头向作物根区渗水。其优点是灌水质量好,蒸发损失少,少占耕地便于机耕,但地表湿润差,地下管道造价高,容易淤塞,检修困难。 (2) 滴灌 滴灌是由地下灌溉发展而来的,是利用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每棵作物根部,水由每个滴头直接滴在根部上的地表,然后渗入土壤并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 区域。 省水,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但需要大量塑料管,投资较高,滴头极易堵塞。把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的下 面,可基本上避免地面无效蒸发,称之为膜下灌。 (3) 微喷灌 微喷灌又称为微型喷灌或微喷灌溉。是用很小的喷头(微喷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微喷头的工作压力与滴头差不多,但是它是在空中消散水流的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