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基础03粒度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物理标志(2) ——粒度分析 一、作用: 主要研究碎屑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粒度大小和各级粒级分布的状况,为沉积环境分析提供依据。可以提供如下资料: 明确搬运介质性质,如风、水流、冰川、泥石流等; 判断搬运介质的能量条件; 明确搬运方式,如滚动、跳跃、悬浮; 明确沉积作用的形式,如牵引流、重力流。 二、粒度获取 (1)直接测量法,一般用于砾石或砾岩。 (2)薄片粒度法,一般用于胶结致密的岩石,在显微镜下用测微尺测量颗粒的最大视直径——求分组颗粒百分数——重量百分含量。 (3)筛析法,用于未固结或胶结差的含砾砂岩到粉砂岩,用不同筛孔直径的筛子将砂样过筛——称重——求重量百分含量。 三、粒度曲线和粒度参数 (1)直方图 横坐标:颗粒的粒径区间 ?=-log2d 纵坐标:粒级的百分含量 不利方面在于粒径间隔的选择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2)频率曲线 将直方图的每个柱子的纵、横中点依次联成光滑曲线。 A B C D E (3)累积曲线:以累积百分含量作纵坐标,一粒径作横座标。从累积曲线的粒级分布范围和曲线的陡缓来分析分选的好坏。 (4)概率累积曲线:与累积曲线相似,只是纵坐标采用概率标度,非等间距,以50%处为对称中心,向上下两端逐渐加大。可将粗、细尾部放大。最大特点是以直线段明显地反映和区分各总体。 冲刷-回流分界点 冲刷负载间断 混合带 悬浮总体B 滚动总体C 跳跃总体A 跳跃总体A 概率标度 沉积物颗粒的搬运方式 三种常见的粒度分布曲线类型 累积曲线与粒度参数(福克和沃克) 1)平均粒度(MZ):反映搬运介质的平均动能。 MZ= (?16+ ?50+ ?84)/3 2)标准偏差(δi):反映沉积物的分选程度,即颗粒的分散和集中程度。 σ i =(?84- ?16 )/4+ (?95- ? 5)/6.6 3)偏度系数(Sk):表示频率曲线的对称性——正态、正偏态、负偏态。 Sk = (?16 + ?84 - 2? 50)/2(?84- ?16 ) + (?95 + ? 5 - 2? 50)/ 2 (?95 + ? 5) 河道沉积物因悬浮物被带到下游,沉积物以粗粒为主,故呈正偏态;河流泛滥平原沉积物以悬浮沉积为主,因而呈负偏态;海滩沉积物由于潮汐、波浪的作用,呈正态;风成沙丘细粒成分被吹走,呈正偏态。 4)峰态或尖度(KG):表示正态频率曲线的尖锐程度,可用来反映分选性。 KG =(?95 + ? 5)/ 2.44 (?75 + ? 45) 概率累积曲线上的结构参数: 1)截点:S截点(细截点)表示能悬浮的最粗颗粒;T截点(粗截点)表示能跳跃的最粗颗粒。 2)混合度:两个总体相交处,不分布在直线上的零散点,越远离直线,则混合度越大。反应了沉积速率大和分异差。 3)次总体百分含量。 4)分选性:表现在各次总体直线段的斜率。线段陡(60°)分选好;线段平缓( 30°)分选差; 30°- 60°分选中等。 C-M图解: 从一套同成因层序的最粗-最细的各种代表性岩性中采样——筛析——作累积曲线——分别求C、M值——在双对数坐标上投影——绘图。 C:含量1%处的粒径 M:含量50%处的粒径 单位:μ(1/1000mm) NO段:滚动搬运。 OP段:仍以滚动搬运为主,但有极少量悬浮搬运。 PQ段:以悬浮搬运为主,少量滚动搬运颗粒。 QR段:代表递变悬浮搬运。 RS段:均匀悬浮搬运。 C M 1牵引流沉积 2浊流沉积 3静水悬浮沉积 浊流和牵引流沉积的C-M图 据帕塞加,1957简化 *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